第二十六章 天人感应虚假说(求收藏、推荐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方承志冷笑:

    “呵,我只是说圣人照样会犯错,就算孔圣人一生照样犯了若干错误,孔圣人自己都能承认错误,难道后人就不能容忍圣人犯错吗?”

    孔子犯错那可是有着历史记录的,就算想要洗白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些年来儒家一直在遮遮掩掩,可是此时依旧有无数上古流传下来的家族,他们家中都保存有大量的史书资料。

    “孔子三月而杀少正卯”就算孔子最大的一个污点,甚至可以表露出孔子作为人性一面的丑恶嘴脸,这也是儒家极力避免的。

    终于有一个大儒忍不住上前两步,他冷眼直视方承志喝问道:

    “方承志,你到底想说什么?”

    方承志突然拱手对着面前的众人一礼,然后声情并茂的道:

    “学生从小熟读经典,勤学不缀,可是随着读书越多,疑惑也更多,学生认为我们只有认识到儒学的缺点才能将儒学推上另一个高峰,而不是抱旧守缺,那样只有和其他诸子百家一般被历史湮灭。

    其间最让学生不能理解的就是董子提出的‘天人感应’,学生认为这不过是汉儒为了愚弄百姓,提出的愚民之策,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研究,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对面二楼之上看戏的皇帝赵祯此时已经目瞪口呆,他见过胆子大的,还没有见过胆子这么大的,方承志这不仅是挑战儒家,更是挑战皇家,挑战世俗。

    正领着七八个御史上楼的包拯听到方承志否认天人感应的话,包拯气的眼珠子一瞪,他可是坚定地儒学支持者,对方承志这种大逆不道之人,十分痛恨不耻。

    此时包拯没有了跟御史们劝解皇帝的想法了,反而是又急匆匆的跑下楼,怒气冲冲的杀向方承志,他要当众质问这个大逆不道之徒。

    其实天下对天人感应抱有怀疑态度的绝不是一两个人,相反,相当大一部分人十分怀疑天人感应。

    只是碍于这是先贤提出的理论,他们是儒家弟子不能提出来,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只能将这种想法埋在心里。

    这就是儒家最大的错误之处,儒家阉割了人类的思考反思,先给你扣上一定大帽子,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你,用道德毁灭你,这是最可恶的。

    就是因为儒家的这种喜欢站再道德制高点去陷害他人的文化,养育了无数的伪君子,使得中国两千年没有太大的进步,儒家为此要负绝大部分责任。

    苏轼两兄弟对什么天人感应也是嗤之以鼻,只是他们没有勇气去否认前人的成果,就算他们率性洒脱,但是让他们违背这时候的人性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们对于敢于提出反对意见,怀疑态度的方承志更加钦佩,人性就是如此复杂,有时候你会觉得别人很傻,可是对于他们散发的人格魅力还是肃然起敬。

    苏轼插口问道:“你有什么成果?”

    方承志对苏轼投去感谢的目光,他现在面对这么多反对派真的是势单力孤,不要说什么真理不怕火炼,你再是真理人家不认你有什么办法?

    西方发现日心说的人还不是被作为异端烧死?几百年上千年再有人去承认你的学说,那对于方承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一个托真的很重要,可惜,时间太紧迫,方承志准备不充分,苏轼这时候一句话就显得重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