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追根溯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方承志睁开眼活动了下有些发酸的身体,这身体太弱了,虽然和三娘日日大战也不能这么虚吧?

    要知道这具身体才18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级,看来之前透支的太多了,方仲永毒打、方承志苦读多方面原因,让身体有些虚弱,为了不英年早逝,必须要强身健体。

    美美的吃了一段香艳早餐,双腿发软的上了马车,赶着去大相国寺参加讲学辩论,通过昨天的事情他知道自己不能太低调,想要改变华夏的命运必须争分夺秒。

    不论任何时代,做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志同道合的人才。

    王安石为什么失败?

    他就缺少人才,新政推行的太急了,没有足够的人才去实施,你让旧势力去实施你的新政策,那不是给自己身上倒屎吗?

    所以这一次大相国寺讲学,他必须要争,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扬自己的理念,然后筛选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之后做准备。

    要说当今天下最害人的是什么?

    将无数宰相大员拉下马的是什么?

    将王安石变法硬生生打断,让王安石罢相的是什么?

    就是前世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可笑的‘天人感应’就是董仲舒提出的理念,这个天人感应不知害了多少人。

    每一个中国人看到历史上那些非常可笑的故事都会非常气愤,古人都是傻逼吗?怎么会想象这种鬼话?

    可,这就是现实,自从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的思想就被扼杀了,春秋战国的辉煌思想再也没有在这片热土上重新。

    北宋,是春秋战国之后,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繁荣的时代,若是能够持续下去,也许会诞生不同的思想。

    可惜......

    想要打破天人感应绝不是那么容易的,延续上千年的东西,尤其是统治阶层的愚弄百姓的手段,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废除?

    他要的就是在天人感应的漏洞上撕开一条口子,给人们心底种上一粒怀疑的种子。

    随着他不断地传播,再加上时间的推移,他相信天人感应这种无耻的东西一定会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姑爷,大相国寺到了,人太多马车进不去。”

    方承志撩开帘子,此时大相国寺门口御街前的大广场上围满了人,都听说今天新科进士要讲学,汴京爱看热闹的都来了。

    “你们回去吧,不用等我。”

    方承志围绕人群走了一圈,急的挠头,根本没有缝隙让他挤进去,他也尝试过挤一挤,差点把他挤得翻白眼。

    “汴京人太热情了。”

    “方兄,你怎么才来?”

    正在他茫然无措的时候,有人发现了围绕人群打转的方承志,循声望去,正是苏轼兄弟俩,还有一个老头正在打量自己。

    “苏兄你也在啊,我昨夜酒醉,早上睡过头了,这位是?”

    苏轼拉着方承志的胳膊,对于方承志如此坦然心中欣喜,觉得他跟自己一样洒脱的人,介绍道:

    “这是家父。”

    方承志连忙行礼,苏洵这时候已经非常有名了,号称老泉,能教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也绝非平常人。

    “学生见过老泉先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