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形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厂是可以想办法快速培养出固定客人来的一个厂。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嘛!

    刘顺今天带来的这七八个同事他们必然也会有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只要他们觉得好吃,那肯定会介绍来新的生意……

    热情,对待这个厂的职员一定要更热情!

    不同于上一个厂具有不确定因素,第二个厂在陈沉看来都是潜在的顾客,所以服务态度一定要好,最重要的是要有亲切感。 :/

    反正像对待朋友一样就对了!

    第三个厂……陈沉写下最后一个普来厂,笔没停,快速加了一句话,确实喜欢吃辣的一帮家伙!

    陈沉的生意是从刘顺带人来之后好起来的,但真正大量卖出还是在普来厂的职员下班路过的时候,这帮家伙是真的喜欢吃辣,听到有辣味卤菜,一个个立马跑了过来,先头的五六十人就把这些卤菜包圆了。

    后面还有眼巴巴看着没买到的。

    可以这样来形容这个厂——生力军!

    这个厂的存在确保了陈沉这个买卖的下限。

    对于这样的客人,陈沉写下了四个字:足斤足两。

    只能多给,不能少给。

    三个厂的情况写在了纸上,情况一目了然。

    老实说,情况是要比陈沉预计的更好的。

    原本他以为今天下午照顾他生意更多的还是大风厂的职工,毕竟那个厂有他的熟人刘顺在,肯定能带来生意。

    但他没有想到普来的这帮职工这么喜欢吃辣,简直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不过想想普来厂的那个厂长第一次买油炸小吃时要蘸辣酱的那表情,陈沉突然又没那么惊讶了,那确实是喜欢吃辣到了一定的地步。

    他的职员大多跟他来自于一个地方,喜欢吃辣的程度相当也不应该是太意外的事情!

    不过,如果说他低估了普来厂员工对于辣的喜爱程度,那么同样的,他对于庆丰厂的判断有些太乐观了,这个厂在他这里买卤菜的职工不足10个人,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他对于形势的判断不都是太过乐观的,要不然的话,他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明天去采购原料,可以多买点!”

    陈沉将纸折好,同时下定决心:后天对于原料的采购加量。

    从今天全部卖完后还有人想买的情况可以看出来,市场还没有完全饱和,既然这样的话,那他就得多做点拿去卖,不过他也不敢一下子提升太多的斤数,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所以明天的原料采购,三个肉菜他准备多采购10斤,至于素菜,每样加个5斤左右。

    看着量是不大,可真要细算的话,这差不多多出了50个人左右的量。

    在明天下午还不知道会卖成什么样的情况下,增加50个人的量,这对于陈沉来说,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加量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他没什么本钱,输不起自然要谨慎一点,慢慢地加量。

    陈沉计较完这些事情,便听着门外响起了他爸妈的声音,老两口摆摊回来了!

    听着有商有量的,应该没出啥问题。

    要不然的话,张招娣肯定闷着,一声不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