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人人得而诛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下真正的进入了三国时代。

    只不过和历史上的三国的情势差别太大,曾经最为强势的曹魏,如今只能苟延残喘,而曾经最为弱势的蜀汉,则成了如今最强大的,倒是孙吴还和原本的情况差不多。

    三方之间这最后的一点平衡局面也没能维持太久,就在刘备麾下发动了对曹魏的全面进攻,想要拔除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的时候,孙吴那边在陆逊的主持下,悍然发动了对蜀汉的偷袭。

    于是形势好像又变成了当初汉吴联手对付曹魏时的样子,只不过这次被两面夹击的成了蜀汉。

    说到底哪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孙吴那边也知道,真个没了曹魏,下一个倒霉的就该是他们了。

    为了维持一个相对均衡的态势,起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孙吴这么干也是必由之路。

    可惜刘备这边对此也是早有防备,诸葛亮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关羽那边可不是独自防备孙吴的,老将黄忠也被撤了回来。

    对于水战他也是很有研究的,别忘了他的出身,原本干的就是水陆都要防备的活计。

    赵云同样也在防备孙吴的一线,他这些年生生被用成了一个守将,这样的活又怎么能少了他。

    除了李祐因为目标太大,名声又过于响亮,为了不让孙吴看出端倪,也不能让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过来捣乱,李祐肯定不能轻易动地,还是出现在了抗击曹魏,或者说攻打曹魏的第一线上,保持了对曹魏的压力,让他们想捣乱都无处发力。

    结果就是曹魏不止没能给蜀汉带来什么麻烦,反而在李祐的超强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只是面对李祐这一路兵马,也是没能抗住。

    彻底的干掉了曹魏这个祸害以后,天下的局势也就明朗了。

    蜀汉直接是三面包围了孙吴,只是攻势也难免慢了下来,需要驻守的地方太多,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反而少了一些,往往只能形成拉锯战,少有压倒性的优势了。

    而李祐差不多要防御整个北方,也是抽出不出身来,再者李祐自个也觉得确实已经功高盖主了,不能过于出风头。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刘备的身体不行了。

    毕竟年岁在这,就算最近条件好了,地盘多了,心情比历史上舒畅许多,关羽张飞也都没有走上历史的老路,没得善终,如今还能时不时陪在他这个大哥身边,可刘备的年岁毕竟摆在这。

    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他以前的穷苦日子,都让他的身体没有那么强悍。

    所以就在灭掉曹魏以后不久,刘备就倒下了,只不过消息被封锁了,没有传出去,以免影响士气。

    直到和孙吴的战事赞告一段落,孙权宣布立国,这才隐约有风声传出来。

    让人去恭喜了孙权的同时,刘备这边也把位子转给了刘禅,这也算是一种利益交换吧。

    当然作为最大功臣,也是如今蜀汉麾下势力最为雄厚的李祐,又一次成为了双方的焦点。

    他的态度如何,可以说会直接影响着天下态势。

    但凡他有反心,想要自立,整个北方于他而言唾手可得。

    而李祐在得到刘备病危的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将手下队伍交给了姜维和邓艾,自己仅仅带着一些护卫就跑去了刘备身边,充分展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绝无二心。

    嗯,是的,姜维和邓艾如今都是李祐麾下,这俩三国中后期的名将,甚至可以说分别是蜀汉和曹魏的中坚力量,在李祐攻占关中地区的过程中,都被他刻意的找了出来。

    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以后,都成了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北地也有了一些名声。

    反正用来震慑如今已经被李祐彻底打服了的北地游牧民族是够用了的,总不至于在李祐不在的这段时间有所反复,给如今的蜀汉造成什么麻烦。

    而就在李祐赶回去后不久,对于李祐的表现显得开心不已的刘备,就将他选做了托孤重臣,是和文臣之中的诸葛亮一样,辅佐刘禅的定海神针。

    李祐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过了这样的重任,表面上该有的客套肯定也不能少了。

    然后,刘备在熬死了曹操以后,还是没能熬过年轻许多的孙权,带着没能一统天下的一点遗憾,以及看着蜀汉强悍如斯的欣慰,还是撒手人寰了。

    蜀汉举国致哀,孙吴也派来了吊唁的代表,当然少不了也有打探的意思,可能私底下还想挑拨一下君臣关系。

    而刘禅……表现的足够傻,又或者是装傻,不过反正没让孙吴得逞。

    对李祐这个曾经的救命恩人,还有诸葛亮这半个师傅,表现的也足够尊重,这两人当然也对刘禅尽心辅佐,所以蜀汉上下倒是平稳的很,并没有发生什么叛乱。

    自此以后,李祐就很少再离开刘禅的身边,出征的机会也少了很多。

    他得避嫌啊,自己手里还是要少掌握一些军队比较好,加上宿卫刘禅的又成了黄忠这员老将,李祐总算是少了许多嫌疑。

    之后的争斗无非就是蜀汉和孙吴之间争夺天下,大势一直在蜀汉一边。

    如今的蜀汉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又不乏新生代的名将,关平和张苞也逐渐脱离了父辈的阴影成长了起来,在加上姜维和邓艾这一批被发掘出来的新人,攻伐一个好似只有陆逊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孙吴,还是比较从容的。

    又用了十多年时间,在李祐这个统帅的带领下,蜀汉终于攻破了孙吴的首都建业。

    孙权及陆逊等孙吴的上层看到事不可为,在给刘禅纳过降表以后,带着家人及一些心腹将士退往了孙吴早就发现并且探索过的夷洲。

    至此,三国实现了一统,天下归蜀!

    李祐带着大军班师回朝,至今孑然一身,没有婚娶也没有后代的李祐,在刘禅为他举行的封王仪式上,看着周围带着各色目光的熟人们,忍不住有些唏嘘慨叹。

    几十年过去了,他也该回去了。

    久违的系统提示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不再像以前那般的急促。

    “主人已完成主线任务,即将到达最大停留时间,请主人在一小时内选择回归,或者一小时后自行回归。”系统的声音还是那么平静。

    “老臣知道皇上最近十分为难,不过如今既然已经看到天下归蜀,老臣也就该走了,皇上且宽心,老臣去也!”

    李祐最后看了在场这些人一眼,然后选择了回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