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上中下三策”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必须给这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法正和张松两个带路党的帮助下,刘备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也和手下人议定了取刘璋而代之的策略,带着手下的最强阵容,信心满满的投入到了边对抗张鲁边掏空刘璋家底的拼搏中。

    而另一边一直将刘备视作最大对手,想要除之而后快的曹操,这一年自然也没有闲着,同样也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契机。

    这一年他终于打败了纠缠多年的西凉锦马超、还有和马超相爱相杀的韩遂。

    没了这俩人拖后腿,曹操渐渐的成功占有了关中地区。

    自此彻底稳固了曹魏的霸主地位,雄踞整个北方,对着南方仅剩的几个割据势力虎视眈眈。

    而刘备如今在他眼里暂时就成了疥癞之疾,虽然在消化完了关中地区以后,曹操很快就把目光投入到了蜀中这块。

    谁让他曾经在孙吴的地盘吃过大亏,对于水道纵横的南方难免有心理阴影。

    况且拿下了蜀地,孙吴就变成了瓮中之鳖,顶多就是偏安一隅的时间长点,但是威胁就有限的很了。

    本来刘备的想法挺好,他还真想过替刘璋干掉张鲁,然后以此高祖龙兴之地,与荆州互为犄角,最终成就大业。

    这样他挟大胜之势回转益州,以他的威望还有在军事方面的强势,干掉不善战事的刘璋顺势取而代之,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从二刘在涪城大会时互相推举的官职中也看得出来,刘璋推刘备为代理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全是中央官职,显然是撺掇刘备赶紧从汉中打去三辅,迎回汉帝。

    而刘备推刘璋为代理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则是对刘璋对益州的统治权表示承认,并表明自己对其绝无觊觎之心。

    但刘备很快发现,他这种想法也根本是行不通的。

    张鲁在汉中,实行****的神权政治,其五斗米教众的凝聚力很强,再加上曹操在打败关中诸将后,马超、程银、侯选等关中军阀都率残兵逃到了张鲁处。

    另外双方交战正激的时候,还有数万户的关中百姓从子午谷逃亡汉中,此时汉中的户口已经超过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

    张鲁的兵马至少在五万以上,还有战斗力极强的凉州铁骑助战。

    刘备想用这靠着自己带来的不足一万班底,加上刘璋赞助的两万人马,勉强拼凑起来的三万多杂牌部队拿下汉中,简直痴人说梦。

    就算是加上了李祐这个最大的变数也不行啊,他打仗是够猛,武艺也确实无人能敌,可手下不给力啊。

    他就是个王者,还是开了挂的王者,也带不动啊。

    况且人心这东西,又不是他能随意操控的。

    人家汉中上下可以说是众志成城,军民一心,还摆明了打死不出去,就是窝在家里。

    你就是骂他铁憨憨都没用,人家打定主意就要当铁乌龟,你还真就砸不开这龟壳。

    那怎么办呢?按照刘备在徐州和荆州的惯用套路,那只有等曹操大军拿下汉中,然后攻打益州的时候,益州豪强走投无路,就只能抛弃军事能力差劲的刘璋,而投靠他刘备了。

    但曹操似乎知道刘备打的什么鬼主意,所以明明已经拿下关中,却偏偏不打汉中,导致刘备在葭萌关一待就是一年多,进退两难。

    毕竟汉中不只是对刘备来说,对曹操来说那也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与其便宜了刘备,还不如趁这功夫好好消化关中地区的软硬实力呢。

    况且曹操可是双线开战,那边还和孙权干仗呢,就这么憋着刘备这个他心目中的强敌也挺好的。

    汉中于他曹操而言也算是个屏障了,正方便他集中精力对付孙吴。

    实在被憋急眼的刘备,于是叫人来重新商议政策。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唯一的选择就是直接干他丫的,但是这话却不是那么好开口的。

    关键是就眼下这个实力,怎么稳妥的拿下益州,别被反过来吞了是个问题。

    就他们眼下待这个地方,旁边还有杨怀、高沛等刘璋派给他的白水关将领,也是益州麾下的名将呆在旁边呢。

    刘璋又怎么可能那么傻直接把两万人马白送刘备,当然是让自己的心腹大将统领着,名义上是协助刘备,实际上怎么可能少了监视他的意思。

    这俩人带的兵力可比刘备自己的班底要多一倍,即便刘备这一年多时间里“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这俩将领都成了他的小迷弟了,可要是刘备真个反水,到时这俩人肯定也不会就这么给刘备帮忙的。

    他们和手下兵将可都是益州人,不砍刘备才怪呢。

    关键时刻,还是得庞统这位阴谋家给刘备出主意。

    他和法正,贾诩这类人物差不多,更像是春秋战国时的策士,那是真的只讲利害,不管仁义,只讲成败,不讲立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主。

    就算这是电影世界中,诸葛亮也是能轻易牺牲老将赵云的主,也没阴到这位人虽然丑但肚子里坏水足够多的家伙的程度。

    庞统给了刘备上中下三策。

    上策:阴选精兵,昼夜兼程,偷袭成都。

    简单的说,刘璋军事能力很差,又对我们没有防备,可以干他一发意大利炮!

    下策:退回白帝城,与荆州相呼应,徐图益州。

    这两策显然都不咋地,刘备入蜀的军队也就一万多,就算刘璋再没有防备,也不可能让刘备一举偷袭得手。

    而且刘备一走,白水关的杨怀、高沛必然动手,到时候南北夹击,刘备必定全军覆没。

    而下策刘备自然也无法接受,这等于他一年多白忙活了。

    他已经五十三岁了,就算汉高祖这种老皇帝,在他这种年纪都已经统一天下了,而他还连个影子都没有,时间宝贵,徐图不起啊!

    所以,关键还是中计。

    庞统显然深谙和领导说话的艺术,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时摆几个不靠谱的建议,这样领导就会选自己最靠谱的那个建议。

    而这样的“上中下三策”病还不是国人领导独有的,老美那边秘密战线上都喜欢这么玩。

    结果出了几个国际影响力巨大的破事,就是不懂行情的领导把本来用来凑数的不靠谱策略给用了,再加上执行过程中层层下达后难免有点偏差,然后就出了诸如水门事件等丑闻。

    不过好在这时候的刘备还是很清醒的,他选了庞统的中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