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4章 盖了帽了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惠问老郭“咱们海河印象园儿内边,是不是就有个万达?”

    老郭点了点头“嗯,我去过。”

    “你们那边有两家万达,”

    张彦明说“海河印象园和鼓楼步行街,京城这边有十几家吧?我就知道在我们地盘上的,他在外面搞的我不太清楚。”

    “海河印象园和鼓楼步行街是您开发的?”王惠问了一句。

    “嗯。”张彦明点了点头“98年那会儿,我让人在全国买了一批老城区,印象园和鼓楼就是那会儿买下来开发的。

    津门值得保存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全国我们有两个街区的城市不多,津门,江宁,还有哪?……记不清了。”

    “全国都有?”王惠又震惊了。

    “也不是,我记着好像是两百四十几个城市。现在又多了几个吧。这笔生意还是可以的,那会儿地价便宜,外资政策多。”

    “盖房子?”

    “不是。盖房子是开发公司的事儿,我不管的。买这些老城区就是修复了一下,想留点记忆在手里。

    等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这边还能让人看看城市原来的样子,我感觉比较有意义。

    这些地方一草一木都不会改变,都在是原貌上进行维护加固,可花了我不少钱,所以后来就做成了步行街。

    我哥最开始就是在我这些街区里开店的,后来做顺了才把店开出去。

    等你们将来做大了,我给你们弄些地方,也把分店开出去,都是现成的。这些地方的物业都是只租不售的。”

    谦嫂拽谦哥去看房子,大家都跟了过去。说实在话这边里面的实景张彦明都不知道,他只看过图纸。

    工地这一块一直是唐静在跟。现在唐静也历练出来了,项目的财务和管理得心应手,再也不是那个胆小怯弱的唐静了。

    “那,这些地方年限是多久啊?到时候要是……那那么多钱不是白花了?”王惠琢磨了一会儿又问张彦明。

    “原来和现在不一样,”张彦明和他解释了一下“这些都是永久的。”

    在2000年以前,国内存在着大量的永久用房,包括住宅和商业,商住两用房屋,文化旧居还有一此故址。

    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这种永久性房屋也不少,只是平时大家接触不到。

    很多城市里都会有一些独幢老建筑,能存到现在的,都是这种房子,它的最大区别就是拆迁成本特别高。

    到了15年以后,各地保护老建筑的意识逐渐形成并加强,这些永久性房屋越发珍惜了。

    而且张彦明为了加一层保险,当初买这些街区用的还是外资名义。

    这边的别墅都是两层半结构,单层面积比较大一些。

    又不是开发商要追求最大效益,没必要搞那种占地小楼高四五层的。

    张彦明感觉那些就不应该叫别墅,在自己家屋里爬四五层,不是有毛病吗?要么就得装电梯,不伦不类的。

    别墅,就是要宽大,宽敞舒适的大空间,有院子和花园,密度低一些,过那种独门独户的悠闲安静的时光。

    那种一栋挨一栋,门前几十平草地,进屋还要爬几层楼的,说起来都不如乡下农民自建的小楼安逸。

    三层足够了,占地大一点,空间大一点。

    最大的遗憾就是北方大露台的尴尬,这边都搞成了玻璃阳光房。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