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深山峡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阴城隍法像后的膏烛忽明忽暗,梁柱上飘挂的蜘蛛网随着灌堂风摇摆。有一只暗黑的蜘蛛从房梁上悬垂下来,在接近老城隍的头顶时,悬停在那里,像是在荡秋千。

    初冬的封古镇,原来蜘蛛是绝迹了的。眼前这幅诡异的画面,使梁闻天终于回到了现实。

    满脸皱褶的老人身子一动不动,似乎一改先前疲惫的神态。

    梁家共燃了四柱高香,分别是家主梁闻天、梁家三姨太、梁家少公子梁家威和杨家小姐杨丽竹。

    虽然小男孩梁家威和小女孩儿杨丽竹的香是由管家夜夫接过之后插入香炉的。

    这两个小娃娃的身高还够不着神案上的香炉。

    紫檀香味浓色深,袅袅的香烟缓缓在城隍法象前飘荡,又悠悠上浮,被法像的鼻孔吸收,老城隍在吸入香味后,身子骨节嘎嘎作响,体内多日的凝滞徐徐贯通,他长长吸一口气,当檀香柔顺的香味吸入心炉后,冰凉的内府慢慢炽热。

    老人家闭上眼,在心炉盘桓一周的气机由鼻孔呼出,气息若有若无。

    悬在额前的淡黑蜘蛛忽然胀大如牛,吱吱尖叫一声,又缩回袖珍状,如弹射般消失在房梁的黑暗处。

    “你沾的雨露够多了,没到成形的时候现身会有灾劫的!我说过多少遍了!”

    老人拿手中的玉折在几角敲了敲,全然忘记面前坐着封古镇梁家家主,也不怕泄露天机。

    内室震动,头顶的斗拱咿呀摇摆。

    老城隍把玉折扔在案几上。

    凌空一道黑线飞过,垂直于墙的屏风,一幅悬挂的《蕉风消夏图》的古画上,袒臂老者的头顶上方,多出一个黑点。仔细看去,黑点的周围,隐隐透出如丝的墨线。

    “你可想好了,我元婴收徒,并不合天数,历次举荐的人,结局都很惨。更何况,你举荐的人中,还有一个和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中年男人脸色煞白,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天道有数,但君子求仁,死而已矣,有何惧哉?

    他没有举手擦拭额角的汗粒,在面色微微扭曲一下后,终于沉下心神。中年男人整了整衣冠,沉声道:

    “我知道,任何后果我都愿意承担。”

    -------------------------

    郑小天有些讶异,为什么梁家家主梁闻天可以走进城隍庙后厅,可以和老城隍坐下来聊天。

    郑小天来城隍庙送饼的事,他谁也没有说过。尤其不敢说与老板娘和掌柜的听。

    在封古镇,天暗下来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关门阖户,特别是小孩子,更加不能出门。

    相传在百十年前,封古镇夜晚是没人出门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朝廷执行的宵禁——那也仅仅是在都城和州郡府冶的城邑,对于一个偏远小镇,宵禁制度并没有那么严苛。

    但封古镇俨然与大都邑制度相同,一到日头落山,飞鸟归林,镇子里便悄无声息,极少行人。

    传说在五百年前的那场旷世灾难,四十万兵甲一夜间葬身长陵坡,长陵坡冤鬼怨气经年不散,即使四方方士镇守长陵坡,仍然难以遏制怨鬼精魅。

    白天艳阳高照,鬼魅迫于阳气炽盛,大多消声匿迹,但一到夜晚或阴雨天气,长陵坡便冤魂载道,鬼影幢幢,甚至在封古镇的大街上,夜晚穿行于街巷的兵丁甲士,面无表情,匆匆而过,来回穿行,封古镇的居民吓得不敢开门上街,因为一开街门,十有八九会“撞上鬼”了。

    自此以后,封古镇虽然天高路远,却被动的执行着中夏帝国的“宵禁”政策。

    即是被一神秘仙长封印长陵坡后,仍然没有改变。

    郑小天听过这些传说,也委实看到封古镇一到夜晚就封街宵禁的情景,但老实说,少年的感受与传说中的景象还是不太吻合。

    虽然大部分的封古镇人一到夜晚就关门阖户,但官府对小镇没有宵禁政策,行旅的客商和夜归的镇民穿行在封古镇上,完全自然而然,否则翠香楼桃夭夭的生意如何撑得下去?

    少年躲在阴影里,他对梁闻天一家为什么夜访城隍庙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这个阴阳交错的特殊地界,送饼少年对梁闻天可以找老城隍夜叙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自己不是一样和“老乞丐、小乞丐”打交道吗?那两个脏兮兮的一老一小,不就是两个经常挨饿的“看庙的”吗?

    一想到这两个狼狈的“守庙人”,少年苦涩的脸上竟然挑起了一丝笑意。

    看来天底下日子过得不顺的,不只他郑小天一人。

    对于一个一天到晚在麦香味中泡着的人,看到那个闻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