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不好,小闺女才四岁,大儿子也只有十二岁。我若是不跟着,他们娘几口怎么活啊?”

    “幸亏是去了,庆川知府陈大人对咱们是真好,现在每天发两斤半粮食给咱们,还给咱们发种子、农具,开的荒地都是咱们自己的,我相信这明年的日子啊,一定比今年要好。”

    他操着一口家乡话,说得又情真意切,人群不由信了,少年站起来抹了一把眼泪,仰着亮晶晶的眸子问道:“叔,怎么才能去庆川?我要去找我娘。”

    矮个子指了指:“那,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往西就行,大概走两三天就到了。”

    “谢谢叔。”少年鞠躬道谢,然后背起薄薄的行囊,拄着手里的木棍,往西而去。

    耿叔也冲矮个子点了点头,拿着东西说:“走,咱们去河水县,去庆川,愿意去的兄弟,都一起。”

    队伍里其他人毫不犹豫地跟了商去。

    这一幕,不停地在桥州各地发生,成百上千迷茫的青壮年,在“好心人”的指点下,背起行囊,埋头往河水县而去。

    很快洪河边就陆陆续续涌来了许多寻亲的人。

    刚开始一天只有几十百来人。

    但没过几天,人数就暴增到了几百上千。

    人太多,书吏都忙不过来,因为要一页一页地翻登记目录,替他们寻亲,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而且人越来越多,桥上都站满了排队的人。

    陈云州看着漫长的队伍,许久才放过来的一个人,轻轻摇头,唤来柯九:“将人都放过来,然后按照县域分开,每个人发个馒头,让他们等等,以后每天下午申时正开始统一给他们查亲人的去向。”

    登记名册重新整理过,是按县域整理的。

    这样将一个县的人聚在一起,一天就只用查一遍就行了,能省不少时间。

    每天申时以后过来的人,没赶上当天的,就在这边的营地中休息一晚,明天再查自己的亲人去向。

    这么一分流,大桥再也没堵着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变得有秩序多了。

    第二天下午,一查到亲人的去向,这些人顾不得很快就要天黑了,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重新踏上了寻亲的旅途,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这是充满了希望的寻亲之旅,因为每走一步,他们就能与亲人更近一步,距团圆的日子更近一步。

    不过也有些没找到家人去向的。

    也不知是其家人在逃难途中都死了,还是因为登记失误等原因没找到。

    对于这些人,陈云州也有安排,他让人给他们做了一身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然后安排在河边维持秩序,给寻亲的百姓讲解流程规矩,劝导心急的百姓耐心等候排队等等。

    同时,还给他们每个人的胸前背后都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他们所有家庭成员的名字。

    若是这些接收过他们帮助的百姓他日得知了他们家人的消息,都可去官府报个信。

    如此一来,既让这些寻亲失败,茫然不知所措,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人重新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也给他们重新燃起了一丝寻找到家人的希望。

    有了这些人做表率,很快,不少百姓也自发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帮忙做饭,维持秩序,河水县这边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更有甚者,还有些寻到了亲人的,一扭头又返回了桥州,去通知其他亲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