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消息可真灵通。”

    “昨日大人的奴仆下榻的客栈正是在下的。”夏喜民笑呵呵地说,“是这样的,在下在城外西边有一片土地,大概五百多亩,连成一片,距城门只有四五里地,旁边还有个庄子,应该符合大人的需求,大人若是不嫌弃,尽管拿去用就是。”

    陈云州知道他这是有意示好,笑着接下:“那就多谢夏员外了,正好我手上这批人急需地方安置。不过得按照市价来,回头在衙门登记,该走的程序咱们一步不能落,以免以后传出对你我不利的传言。”

    夏喜民笑着应下:“大人谨慎,当是如此,回头在下便派人跟乔昆接洽。”

    “有劳了。”陈云州笑着说,“听闻夏员外开了镜子工坊,生意如何?”

    夏喜民说:“谢大人让出配方,薄利多销,还不错。”

    陈云州点点头:“我这次带了人过来,准备开一个水泥工坊,等建成后,夏员外若是感兴趣,可派人去参观。”

    夏喜民不知道水泥是何物,但看陈云州拿出来的东西样样都不凡便知这又是个好东西。

    他欣喜地说:“方便吗?若是需要保密,那就不必了,只求大人让在下替您卖水泥。”

    就像玻璃镜子一样,他从中赚取一些差价即可。

    陈云州摆手:“不用保密,全天下,谁想学都可到工坊中参观学习。水泥主要用于修建房屋,铺路筑桥,需求量很大,而且也不宜异地销售。”

    水泥太沉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若是运到外地,成本费用实在是太高,不划算。水泥厂还是就地建造最为合适。

    所以陈云州并不打算隐瞒。

    相反,他还希望庆川多建几座水泥厂,这样也能改善改善百姓的居住环境,道路环境。

    “大人高义,实在令人佩服。”夏喜民由衷地说。

    陈云州摆手:“配方这种东西,只有公之于众,充分地竞争,才能不断改良配方,改进技术,从而生产更好的产品,提高效率。”

    敝帚自珍能得一时的垄断之利,但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

    陈云州只是一个人,即便再能干,所做的也有限,最好的办法便是洒下科技发展的种子,让其在这片肥沃的大地上生长,壮大,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夏喜民说:“大人高见,在下愿将夏家掌握的各种秘方公之于众。”

    陈云州很诧异,继而笑道:“夏员外高义。此事你看着办,若是不方便也不必勉强。”

    陈云州自己愿意将现代成熟的技术分享出去,但不会去强求别人,慷他人之慨,毕竟这些可能是人家祖传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家族赖以生存的根本。

    “是,大人。”夏喜民应了下来。

    这时,他们已到了衙门。

    夏喜民知道陈云州初来乍到,有很多事要忙,便识趣地跟陈云州道了别。

    陈云州刚踏进衙门,陶建华便迎了上来,说道:“大人,齐项明在狱中,想要见大人一面,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大人说。”

    “是吗?”陈云州略一思考后道,“好,我们就去听听他现在还能说什么。”

    二人来到牢房,只见过去威风的齐项明这会儿穿着一件泛黄的囚衣,坐在阴冷潮湿的牢房中,一条胳膊空空的,面色灰白,宛如个活死人一样。

    看到陈云州和陶建华出现,齐项明赶紧站了起来,跪下行礼,脚上的镣铐铁链哗哗作响。

    “罪民齐项明拜见陈大人,陶大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