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太远,中间仅隔了十个号房,也是个有味道的地方。

    好在赵青昭早有准备,着人做了几个厚度不一样的口罩,想来不会太难熬。这次府试要考三场,两天。

    正式开考是在辰时(7点到9点)

    赵青昭接过试卷。粗粗的翻了一下,这堂考试考的不仅有帖经还有墨义,而且题量比之前的县试多了些,之前的题目加起来是四张纸现在是五张纸,两场的考试放一场考,时间会很紧。

    同时也不像之前题目多出自四书,现在的题目也涉及到了五经。赵青昭撸了撸思路,直到所有的题目都理清了,才开始下笔。

    题目的顺序不像之前是按照四书五经的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道就考的《尚书》大禹谟,要是不熟练的考生,第一道题就会懵逼,而且会十分打击自信心,这是考场大忌。可以说是对考生们十分不友好了。

    不过这倒难不倒赵青昭。提笔在“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前写到:“网游于逸,罔淫于乐。”之后的答案也是信手捏来

    下午考的是策论,题目为“天地大德曰生”。赵青昭拿起试卷笑了笑,简直是送分题了,这篇文章赵青昭前不久才写过。

    赵青昭一边磨墨,一边回忆。待思路清晰后,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了下来,稍加润色之后,就可以誊写了。

    第二天的考试考的是经义和诗赋,虽然加深了难度,但难住的这些人里可不包括赵青昭。

    上午考完之后,府试就结束了了。

    赵青昭吃过午饭就出门,前往他心心恋恋的书斋了。这条街道两面大部分都是书斋,间或夹杂些古玩之类的铺子。路边还有摆着书摊的小贩,或是画画的书生。也是十分热闹了。赵青昭打算先去这里最大的书斋见识一下,再来路边逛逛。

    走了差不多两刻钟,赵青昭才走到了目的地。只见这个书斋占地极广,是个三层楼高的小阁楼。牌匾上墨竹轩这三个字写的苍劲有力,入木三分。赵青昭不自觉的赞了个好字。

    里面五排书架,侧对大门,一字排开。上面不止科目十分繁多,而且摆放的十分整齐。斋里虽然人不少,但在书斋这么大的地方的衬托下,到显得有些零落,远不如之前书斋那样的拥挤。赵青昭心思一转倒也明白过来了,恐怕这里的书价值不菲吧。

    赵青昭谢绝了掌柜要派人指引的好意,带着风绪风醒二人逛了起来,这第一层多是关于科举之类的书。赵府府里多的是,赵青昭随意逛了逛就上了二楼。二楼的种类倒是庞杂,不仅有地志,农书,医书之类的杂学,还有武功秘籍,话本小说等等。

    这到令赵青昭来了兴致,沿着书架认着的翻找了起来。“《三国志》、《巴楚夜话》、《大魏轶闻》”赵青昭眼神一亮,把《大魏轶闻》这本书拿了出来,略翻了翻,便把他交给了风绪,准备将他买下来。

    二楼的书多,可是真正让赵青昭感兴趣的却不多,最后挑了几本地志和游记就下楼了。

    出了门赵青昭继续闲逛着,东家瞅瞅西家瞧瞧倒是多添了两本游记。

    赵青昭正打算回家时,就见前面人群涌动,发生了一些骚乱。赵青昭没有什么好奇心,也不想凑这个热闹,打算绕过去。冷不丁的一两句话钻进了耳朵,“不过是个破落户,还敢自称什么御医传人。”“就是,我见他都在这里摆了半个月的摊,今儿可是头回开张,我还纳闷呢,原来是个黑心肝的一本破书竟敢开出十五两的高价。”“难怪没有人买呢”

    赵青昭驻足,倒是有了些兴趣。风绪见状连忙挤到里面去查探了一番。在赵青昭身旁低语“是个大夫。”

    赵青昭点了点头也不急,进到对面的古玩店里歇了歇,见人走的差不多时,才向前走去。

    赵青昭这时才看清楚这摊主的模样,挺斯文的一小哥,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虽然身上的料子不怎么好,洗的也发黄了,但是十分的干净整洁。只是看起来仿佛有些害羞,脸到现在还是红彤彤的。

    赵青昭拿起地摊上的书。这本书名叫《乐氏杂难集》,翻开一看,里面写的都是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

    赵青昭结合了自己今生所学和前世见闻。再仔细看了看,发现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很多问题看的没有那么深,不过倒也有不凡之处。

    “除了这几本书之外,还有别的吗?”乐季眼神一亮,随即又黯然下去。低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这些书挺贵的,得十五两一本呢,您都要吗?”说完小心翼翼的盯着赵青昭。

    赵青昭看着眼前这个人的眼神,不自觉生出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这人的眼神太干净了,仿佛流动的泉水,直直的望着你,眼含希冀,仿佛你是什么救世主般的人物。

    赵青昭垂下了眼睑,轻呵一声,救世主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