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龙骨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这时候的水车叫翻车,也称龙骨车,类似传送带一样的东西,需要人力驱动。

    翻车的出现始于汉灵帝刘宏,是他让一个叫毕岚的人制造。

    后来由诸葛亮改造,用于蜀汉集团农业种植。

    也有人取名叫孔明车的,这很没道理,毕竟诸葛亮只是改造应用,不属于他的原创发明。

    改造后是新的,用他的名字命名很合理?那就没事了。

    赵泰抄的水车是立起来的筒车,像圆形风车的那种,在有水流动的地方不需要人力就可以自己运行。

    当然也可以用人力,死水处才用。

    不同于那些匠人看不懂,造不出的现代物件。

    筒车的存在让匠人由衷的心驰神往,建的时候津津乐道,建完运行的时候惊叹连连。

    提起来就对赵泰一顿猛吹,看那筒车就像是看神物。

    传出去能利国利民的物件,谁又敢说不是神物,至少这东西只要知道原理就能造。

    抽水泵?那算了,给赵泰发展十年都不一定能自主造出来。

    大量砖瓦产出,让赵泰治下的建设能力更上一层楼。

    除了运用在住房建设上,还应用于别的地方。

    例如磁铁矿附近,现在已经在建造冶铁炉,木炭更是在开辟道路的时候从没有停过烧制。

    土地没有开垦,在大后方没有建起来之前,土地暂时被赵泰给抛到脑后,全靠他输血硬撑。

    在这段时间里,匠人部最忙最苦,同时也是除军队以外人员最多的部门。

    完善程度远不是如刑法,教育,户籍管理这些部门可比。

    就连情报部,军队这些都比不上,这里指的是各部门的人员及制度完善,非按人数比较。

    毕竟比人,谁能比得过军队。

    在建冶铁炉的同时,赵泰也在道路贯通的第一时间,同意了齐周及匠人部递交的下一步动向。

    那就是运砖瓦到饮马泉,规划出一片地方建窑烧制石灰,用来建造各种居所。

    水泥?赵泰可没那么大的精力输送那么多水泥过来,就像他定下的策略一样。

    可以比不上后世,但必须要学会自给自足,靠他一个人明显是不行的,除了技术。

    “这模式有黑心老板的即视感,土地不开垦种植,专搞建设却只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

    “比如粮食,布匹这好几个种类。”

    偏偏赵泰设立的是以工代赈制度,按个人干活所得计分,也就是工分一样的东西,再用工分换物资。

    想换多少都行,赵泰足量提供,用劳动所得换取丰衣足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也正因为大搞建设,在这饮马泉周围必须好好规划一番,这方面赵泰没有第一时间在另一个世界发布有奖悬赏。

    因为他这里还没有探明周围地势,水的源头,泄水口,哪怕是哪有山洞都不能漏掉,必须做到应用合理。

    水要牵引建渠,兵工厂要隐秘安全,那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还有电的问题。”

    赵泰看着饮马泉,想到还未探明的泄水口,水力发电这四个字就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