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造纸工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桑麻皮、楮树皮、青檀树皮、麦草、稻草、竹子】

    除了一个“麻”字与蔡侯纸相关之外,其他全是毕岚没想过的,这些真的都适合用来造纸吗?

    毕岚心中很疑惑,却不敢提出质疑。

    看着毕岚的表情,刘宏解释道: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些材料都很适合用来造纸,而且是相对容易获得的材料。

    当然,朕不排除还有其他适合造纸的材料,但目前无需耗费时间、精力去找。

    你只要把这几种材料研究透彻就行了。”

    “唯!”毕岚将疑虑和好奇都压在了心底。

    他已经打定主意,安心当天子陛下的工具人得了,陛下说的一些名词他都不懂,可见陛下的远见卓识远非他所能比,反正陛下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吧,再怎么也是有功无过的局面。

    另一边,刘宏也是懒得扯理由解释凭什么圈定这几种材料,事实上这只是他前世的相关知识记忆而已。

    他前世曾专门了解过古法造纸相关知识,记得桑树皮是左伯纸的主要原材料,楮树皮是桑皮纸的主要原料,青檀树皮是宣纸主要原料,而麦草、稻草、竹子这几种更是明清大规模造纸所用的主要材料。

    刘宏不会因为担心被人怀疑资料来源而不说,有现成的捷径不走,非要藏着掖着让手下摸黑过河,那是愚蠢的行为。

    “朕虽然知道这几种材料都适合造纸,但是并不清楚哪种材料造出的纸张更好,这就需要你去试验了。

    朕建议你先弄清楚各种材料所造出纸张的特点,然后再考虑材料组合配比,确定最佳方案。

    关于试验方法,朕也写在了帛书之中,你到时自行研究。”

    “唯。”毕岚精神振奋起来,“有陛下运筹帷幄,臣定能完成任务,若有差池,甘愿受罚!”

    “好。”刘宏很满意毕岚的精神头,不过又叮嘱道:

    “朕必须强调的是,所有试验过程及数据,一定要做好记录,方便后期参考分析。

    还有就是,造纸对朕及社稷有大用处,造纸术须列为重要机密,工匠及档案均要严格管理,不得随意流出。

    除朕以外,你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任何造纸术相关信息。”

    “遵旨。敢问陛下,造纸工坊建在何处?”毕岚知道若要保密,工坊所在地的位置非常重要。

    这个问题刘宏也早有考虑。

    “雒阳西郊上林苑,具体位置需要你去实地考察,尽量满足造纸所需。你先选好位置,筹备修建事宜。至于保密性,待修建完成后,朕会派遣军士协助于你。可否?”

    “臣明白了。还有一事,臣可否征召民间造纸工匠?

    臣听说昔日有蔡侯弟子及跟随蔡侯造纸之工匠出宫,归乡隐居。

    那些人可能比宫中匠人及臣都更精通造纸,若能征召入宫,定能有所帮助。”

    “可以。造纸之事交予你,你即可酌情处理。

    不论宫内宫外,看上谁,你直接去请就是,不过征召工匠,均需遵循自愿原则,不可强制,只可以福利诱之。

    此外,还需关注制墨人才,墨与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与毕岚又商讨了一些相关事宜之后,刘宏就让毕岚出去了。

    对于毕岚这个既听话又有才能的工具人,刘宏还是比较满意的,心情大好之下,他拿起之前蔡邕呈递的那份应诏者名录,随意浏览着。

    忽然,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儒李文优,左冯翊郃阳人,太学博士弟子……】

    刘宏瞳孔微缩,这个李儒是那个在董卓麾下助纣为虐的毒士吗?

    竟然还是太学博士弟子,不走太学通道,却应诏自荐,看来很自信啊。

    要不要用这家伙呢?

    刘宏一边用手指按揉着太阳穴,一边回想着记忆中李儒的生平事迹。

    演义中的李儒出挑得很,算得上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第一个出场的一流谋士,董卓的不二谋主。

    董卓的诸多战略决策都有李儒的身影,而且李儒也表现出了一流智囊水准。

    劝董卓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废立皇帝权霸朝纲,示弱迁都瓦解诸侯联盟……

    在董卓被全天下士人抵制的情形下,李儒几乎以一己之谋将董卓推上了人生巅峰。

    可惜董卓得势之后太过猖狂,志得意满又看不清形势,不听李儒劝谏反而相信注定不是同路人的士人,以致于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的败亡并非李儒的责任,甚至李儒还预见了董卓的结局,可见李儒的卓越本事。

    史实中的李儒表现要稍弱一些,可能是阵营原因,并没有得到多少记述。

    但仅凭史实记载李儒官至郎中令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是个人才。

    才华这一点毋庸置疑,真正令刘宏犹豫的是李儒的人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