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市舶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宸濠听后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在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市舶司的前身市舶使,而且担任这个职务的就是宦官。

    不过由于朱重八严禁宦官干政,所以明朝市舶司最开始时并无宦官的身影。

    朱老四上台后,改变了朱重八的政策,宦官开始提督市舶司。

    到了正德朝,宦官的势力差不多达到了顶峰,已然完全掌控了市舶司。

    这帮人贪婪成性,掌管市舶司这样来钱的部门,中饱私囊那是必然的。

    就如引发倭祸的争贡之役,就因细川家使臣宋素卿贿赂宁波市舶司太监赖恩,致使大内家突然发难,才最终酿成大乱。

    当然,对朱宸濠而言,改革市舶司绝不是裁掉那帮太监就能了事的。

    若不能形成一套新的运行机制,就算没了太监,那市舶司也等于换汤不换药。

    毕竟人的贪婪都是一样的,并不在于是不是宦官,而只看利益够不够大。

    朱宸濠所处的这个时期,明朝在福建、浙江和广东都设有市舶司。

    历史上,在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后,夏言将一切罪过都推到了市舶司身上,结果嘉靖裁撤了福建和浙江两地的市舶司,只留下广东一处。

    没多久,甚至连广东那唯一的市舶司也给废止了。

    这也就导致了跟海外的贸易完全断绝。

    而日本,无疑是对此反应最大的国家。

    无法再跟大明通商后,大批倭寇在日本那帮领主大名的支持下渡海而来,祸乱大明海疆,给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而嘉靖一朝,几乎都是在抗击倭寇的战乱中度过的。

    断了对外贸易,财政收入必定大减,朱厚熜自然也不好过,于是在嘉靖三十九年他又恢复了三地的市舶司。

    不过这位喜欢折腾,没几年又废了浙江和福建两地的市舶司,直到万历时才恢复。

    朱宸濠跟嘉靖当然不同,他不但不会断绝跟海外各国的正常贸易,还会想方设法多开放几个港口,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只不过有一点却也不能掉以轻心,那就是海疆安全。

    虽说现在争贡之役还没发生,倭寇也没有像蝗虫般来犯,可因为海禁,沿海的走私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在那个时代,大明的东西可都是抢手货。

    就拿日本来说吧,只要将货物从明朝运过去了,价格随随便便都能翻上几倍甚至十几倍。

    高额的利润完全能让人为之豁出性命。

    而那些为金钱参与武装走私的,有大明沿海的百姓,也有来自日本的倭人,甚至还有欧洲那帮所谓的商人。

    沿海走私越来越猖獗,自然跟大明水师战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水师中还有不少官兵跟那帮走私犯勾结,对其行为不管不问。

    这种情况下,大明对外商贸肯定也会大受影响。

    要改变这种状况,或许只能一边加大打击力度,一边放开贸易禁令才行。

    只是要想打击走私就得加强帝国的水师,这就又涉及到了军队的革新问题。

    可现在对陆军的改革都还没开始,就更别提海军了。

    一想到还有那么多事情没做,朱宸濠也是大感头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