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脉宗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朱宸濠问完刘泉又转向乐囿。

    “回殿下,有一百多人。”

    宁系宗室当然不止这些人,只是还有许多并不看好朱宸濠,所以根本没来。

    “呵呵,哈哈。”

    朱宸濠听后大笑几声,当先大步向承运殿走去。

    一百多宗亲,外来的皆各自带了几十到几百个护卫、家丁和下人,而本地的肯定也养了不少手下,这加起来,岂不得有好几千人?

    看来,也的确是该让这帮家伙为自己分分忧了。

    大明的宗室,正德时在册的,还不到3000人,因此国家供养起来压力并不算大。

    这些人不但有固定的俸禄,还有大量的赐田,自然能养得起一堆下人。

    只是手太长的朱重八在规划子孙后代种种之际,不会想到那个在他死之前,经其努力造人也才58人的家族,会在百来年后就发展壮大到近3000人。

    更糟糕的是,基数一旦高了,那后面涨起来就真如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住。

    正德死后还不到50年的嘉靖44年,大明宗室数量就翻了十倍,多达近29000人!

    再过百年,到明朝灭亡之时,这个数字又翻了十多倍,达到最终的33万多人。

    当然,实际数字应该还要多很多。

    毕竟到了明后期,那些按规定不能工作的底层宗室,单靠时有时无的俸禄(长期被地方政府拖欠),只有活活饿死一条路;

    所以为了活命,许多人不得不逃藉,放弃自己曾经荣耀的身份。

    这也就是为什么,占绝大多数的下层宗室,会在明朝灭亡时选择冷眼旁观咯。

    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现在的朱宸濠该管和能管的。

    朱宸濠这次是直接从正门进入的承运殿。

    他没有摆出丝毫宗主藩王的架子,而是一边往王座走,一边热情地跟四周那些便宜亲戚打着招呼。

    看上去一派其乐融融。

    坐定后,朱宸濠看向下方。

    宜春王朱拱樤和瑞昌王朱拱栟,依然是站得最近的。

    再下边,则是几个上了岁数的老家伙。

    朱觐钅嬴、朱觐锺、朱觐釿、朱觐鋌、朱觐链、朱觐铉和朱觐铈,不但是朱宸濠的叔伯辈,还都拥有镇国、辅国等将军爵位。

    (这个钅嬴想必各位读者老爷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明朝宗室名字里面有太多字现在都没法打出来,源头还是在那个喜欢搞事情的“化学家”朱重八身上。)

    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若你只有中尉爵,那就算辈分足够,也不得不靠边往后站。

    “猪筋筋、猪净重、猪近视、猪精脸……”

    朱宸濠在心中默念着这几个人的名字,再想想自己,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嗯嗯。”

    将姓名引出的烦恼先抛到了一边,朱宸濠清清了嗓子后对下方众人说道:“

    此次起兵,能得诸位叔伯、兄弟和子侄们鼎力相助,宸濠感激不尽。”

    听见这话,下方有资格开口的,也都跟着客套了几句。

    “有些东西是说给外人听的,而咱们自家人当然说自家话。”

    朱宸濠耐心等那些人说完才接着道:“

    当年朱棣背信弃义,负我宁藩一系,想来大家也都憋着一口恶气吧。”

    “对!”

    “没错。”

    ……

    一时间承运殿内群情激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