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村茅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非寻常人家,纵是三里外的庄子上,坐拥百亩田产的苗员外家,都用不起这样的料子。

    老汉放下柴堆,就准备原路倒退离开,却被贾瑛叫住。

    “你们家这间屋子,只当让给我们用了,眼下也没什么好的给你,这支簪子,你且收好,只当是凭证信物,来日百倍奉还。”

    “去吧,有事我会喊你,不要来打搅。”

    另外一间茅舍内,应是老夫妻女儿的闺房,老妇人看着女儿拿出来的一件新衣服满脸心疼道:“笙哥儿,这可是苗家二公子送给你出嫁穿的衣服。”

    “娘,咱家就这一件新衣,总不能拿旧衣衫给贵人穿吧。”

    “老婆子,老婆子。”

    妇人正是心中不乐意,转头向老头抱怨道:“大白天,又没死人,喊什么喊。”

    “哎,你看这个,那屋里的贵人给的,说是什么信物凭证,要换咱家的屋子。”老头掏出了簪子。

    “凭他什么贵重东西,屋子是万不能换出去的......”

    妇人话才到了一半儿,便停了下来,她虽然连银子见的都少,可还是知道金灿灿的东西很值钱,尤其是这簪子一类的首饰,上面还镶着宝石吊坠,还是凤头钗。

    “呀,换了换了,你这老头子,还来问我做什么,就这一件,能让咱全家住进瓦房里了,笙哥儿的嫁妆都有了。”

    老妇人眉开眼笑。

    这簪子,是贾瑛从元春哪里取来的,宫里的物件儿,自然是上等货色。

    不想却被女儿一把夺了过来:“娘,不能收。”

    “你这丫头,你把自己的新衣都送给他们了,收一个簪子就怎么了,他们这些人家,也不在乎这些。”

    “就是不能收,人家只是来歇脚的,又不是霸占咱们家的房产,这簪子太贵重了,咱要不起。”

    “唉,我怎么有你这么一个傻姑娘。”妇人虽然嘴里抱怨,可到底还是没把簪子夺过来。

    笙哥儿抱着衣服走了出去,这是她的新衣,她也舍不得,可这是家里唯一一件新衣服了,虽是只是最下等的布料。

    贾瑛接过女子递来的衣衫,他能看的出来,这件衣服似乎还是新的,不过却没说什么。

    “你还有什么事?”见村姑还不离开,贾瑛问道。

    笙哥儿小心翼翼的递出了簪子。

    “说了给你们的,没有收回的道理,你若不收,这衣服我们便不能要。”

    “下去吧,有事我会唤你。”

    贾瑛关上了房门,笙哥儿犹豫几番,最终还是离开了,在贵人面前,她连说话的勇气都提不起来。

    纵使面对苗员外时,她也不曾这般过。

    “他们怕是京城里来的......”笙哥儿心下猜测道,往年他在苗家做工,苗二爷带着她去过一趟京城。

    “大姐姐,我在外面守着,你换好衣衫,再喊我进来,我帮你生一个火堆。”

    “瑛弟,你也去寻件衣服来换吧。”

    贾瑛摇了摇头没说话,亲卫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到了,他不能换,不然有些事说不清楚。

    笙哥儿的身形略显消瘦,她的衣衫穿在元春身上,显得有些紧蔟,平日穿着宽大的礼服还看不出来,贾瑛再见元春时,目光都不由微微一顿。

    心底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三春怎及初春景。”

    曹公诚不欺人啊,素袍布衣也无法遮掩女子的贵气和容貌。

    却又觉得有些失礼,急忙将目光移开,不敢再看,低头弯腰,将柴火搬到屋子中间,就在当屋中生起火来。

    这房间是土坯泥渣垛起来的房子,屋里也有炕,只是土炕的散热的效果,没有火堆来的快。

    元春注意到了贾瑛目光的停顿,女子在这方面,总是有着惊人的直觉,心中一突,脸上也有些羞红,却也没太过在意,此刻贾瑛就是她最亲近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便之处。

    当然,也仅仅是在这里。

    柴堆很快便冒气火光,伴随着一阵浓烟,让元春微微咳嗽,大感不适,但还是忍了下来,不想因为自己的娇贵给贾瑛再添麻烦。

    贾瑛在火堆旁搬来一个木质的小板凳。

    “大姐姐,你先坐下这里烤一烤身子和头发,驱驱寒意。”

    “你去哪里?”见贾瑛往外走去,元春心中不安的问道。

    有贾瑛在,她才安心。

    “我找一些木支架来,得把你的衣衫烤干。”说着便走了出去。

    元春也没在阻拦,而是下了土炕,迈步走到木板凳旁边坐下,重新感受到火光带来的温暖,让元春的身上的寒意驱散不少,眉间却显露出疲惫,她怀有身孕,今日身子本就不大舒适,不然之前也不会昏倒过去。

    适应了一阵温暖之后,元春取下了头上的钗子和丝带,一头乌黑的秀发垂落下来,映着火光,蒸腾起丝丝雾气。

    等贾瑛再行返回之时,目光又是微微一顿,此事的元春,与平日格外不同。

    在房间内做了三个简单的支架后,贾瑛正准备将元春的衣服挂起来,却被元春抢了先。

    “我自己来。”

    元春的话音有些急促,虽是姐弟,可族弟和胞弟还是不一样的,衣衫均属私亵之物,若让贾瑛着手触碰,元春心里总觉怪怪的,不大自然。

    贾瑛看出了彼此的尴尬之处,不比府里的妹妹们,虽整日相处一块儿,可到底年纪浅了些,贾瑛心智成熟,倒也不大忌讳这些。再者平日都是大伙儿同处一室,却未曾单独相处过。

    有些忌讳,该避也是要避的,何况还有君臣之别。

    “大姐姐,我到外面守着。”贾瑛说道。

    “你若到外面,叫我如何能安心留在屋内,你我姐弟,不需太过忌讳,你身上的衣衫还湿着呢,万一染了风寒怎么办,快坐下烤烤,就该借主人家一件衣衫才是。”

    见贾瑛站着不动,元春只能上前拉着贾瑛坐在板凳上,自己则忙碌着搭挂衣衫。

    她在宫里六七年,往前,也是伺候别人的,这些活计,却不陌生。

    等元春挂好衣衫重新回到火堆旁,房间里却陷入了沉默,两人都有些精疲力尽了,再提不起说话的心思。

    “老头子,他们真把咱家的屋子换走了,明明有火炕,怎么还在屋子生火。”妇人不满道。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人家是贵人,贵人家里是不用火炕的。”老头砸吧砸吧嘴,蹲在墙角说道。

    “这才是胡话呢,不用火炕用什么?前庄上老周家的,不就是往京里贵人府上卖柴火的嘛。苗员外家里都是土炕。”

    “苗员外能与咱家的贵人比?老婆子,我跟你说,咱家这草窝,是落了金凤凰了,老汉我也是见过世面的。”

    笙哥儿却没理会自家爹娘的日常斗嘴,站在门口,不时打量着另一间屋子里的动向,怕贵人有唤她的时候。

    不时她一家上赶着,而是世道如此,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贱民,身来就是伺候贵人的命。

    一直等到天黑,笙哥儿送来饭菜,只是二人都没有心思吃,贾瑛在屋里忽然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声。

    “大姐姐且安,我出去看看。”

    另一边,老汉一家也被惊动了,已经在院子里向外张望。

    “大爷,外面来了好些人,都打着火把,看不清具体是做什么的。”见贾瑛出来,老汉急忙说道。

    “老丈不必担心,且安心待着便是。”

    贾瑛取出待在胸前的铜哨,用力吹响。

    不多时,远处夜色中同样有哨声回应,不消片刻,便有战马来到门扉之外。

    “二爷。”

    来的是贾瑛的亲卫。

    “小的该死,没能保护好二爷。”

    “不必多言,只你们来了吗?”贾瑛问道。

    “肃亲王亲自带援兵来了,就在后面。”

    “去把王爷请来吧。”

    贾瑛又返回屋内,并且将笙哥儿也喊了进来。

    “大姐姐,杨佑来了,咱们安全了,让笙儿姑娘服侍你更衣吧。”

    皇帝的妃子,不能穿着一身村妇的着装见人,一来是天家颜面,二来,荒村茅舍的,怕说不清楚,反闹出什么闲话来。

    出门后,贾瑛又喊来亲卫。

    “回头,将这一家子接到庄子里,给他们十亩良田,再赐一座房舍。”

    他和元春在此落脚,又是换衣,又是同处一室的,这家人自然不能放任在外,谁知道有没有人会借此针对元春或是他自己。

    “大爷,这......”老汉和自己的婆娘就在一旁听用,贾瑛的话他们也都听在耳边,一时也不知是好是坏,该接受还是拒绝。

    貌似,他们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我听你们谈话,笙儿姑娘应是有了婚约对吧。”

    老汉点点头,不带贾瑛询问是谁家,便一口气交代道:“是前面庄子里,苗员外家的二公子,笙哥儿在他家当丫鬟。”

    “妻,还是妾?”贾瑛问道。

    “苗二爷尚未娶正室,笙哥儿过去是做小的。”

    “我便认下笙儿姑娘做妹子了,既是我的妹子,那就没有与人做小的道理,马秃噜,回头你去苗家传个话儿。”

    他挺喜欢笙儿这个姑娘的,人很聪明伶俐,还有一颗朴实的心。

    “是二爷。”马秃噜应道。

    唏律律。

    贾瑛闻声回头。

    “娘的,听说你坠崖了,可真把爷吓坏了,就说你小子是个祸害,怎么可能轻易就没了,吓得爷都要准备给你准备后事了。”

    “放心,今后大概只有我到你坟头上蹦迪,你没有机会参加我的丧礼的。”

    “蹦迪是何意?”

    “说正事,南苑如何了?”

    “爷亲自出马,自然不会有问题,娘娘呢?”

    “娘娘受了惊吓,人在屋里呢,可有说何时启程回銮?”

    “已经差人回去禀报了,等车驾来了再起行不迟。”他麾下只有战马,明显不适合让元妃骑马回去。

    贾瑛点头,这才抽空找亲卫换了一身衣衫,命人在院子里生气火堆,随行人马全都守在外面,又与杨佑聊起了南苑的情况。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