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北诸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失败了,木氏依旧是云南最大的土司之一,且不会影响木氏与大乾朝廷的关系。

    这并非贾瑛异想天开,而是木氏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纳西人聚居的地域,位于南疆深处,遇难的西北角,周围被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司包围着,是大乾朝廷控制力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这样的地理位置,给了木氏坐看局势变幻的条件。

    贾瑛在信中尽可能详述其中利害,相信他的外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执掌木氏多年,并且让木是土司在他这一代,一跃成为最强大的土司之一,他外公木天池的智慧,并不比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差。

    将信笺封好,刚送走了前来送信的木府族人,戚耀宗就来了。

    “大人,金陵传来消息,年底之前,龙江船厂能交付十艘战船,足够咱们组建一支舰队的。剩下的,预计在明年二月到三月之间,就会全部打造完成。”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贾瑛脸上露出了笑意。

    “大人,等第一支舰队打造好了之后,末将想带这些兵崽子们,进行一次实战。”戚耀宗说道。

    贾瑛转头看向对方,笑问道:“怎么,沉不住气了?”

    戚耀宗愤愤拍了一下身侧的柱子,说道:“都被人堵到家门口了,末将可没有大人这般心性。”

    贾瑛督造新式水师舰队的消息,传到了海上,近几个月来,不断有海上的盗匪上岸挑衅,甚至几度杀到了崇明诸岛附近。

    贾瑛勒令各个卫所据岸防守,不得冒然迎战,却是让军中士兵起了不小的怨气。

    “小船打造的如何了?”贾瑛没有回答戚耀宗的话,而是转口问道。

    一直舰队,不仅需要装备火炮的战船,小船和快舟,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一支舰队,就要配备几十上百艘小船或是快舟,或是作为哨船,或是以作登陆接舷之用,不可或缺。

    “大人放心,苏州和镇江的基础船坞,都在加工赶制,不会误了大事。”戚耀宗回道。

    “大人,末将方才的提议......”戚耀宗依旧不甘心道。

    贾瑛沉默良久之后,最终还是摇头道:“继续坚守不出,加紧操练士兵,敦促南京军器局,务必在明年开春之前,将第一批武器交付水师装备。”

    “大人......”

    贾瑛抬手打断对方的话,说道:“一支新组建的水师,首战极为重要,只许胜不许败,在没有完全的把握之前,本官不会答应你的。咱们的士兵,操练的时日还是短了些。”

    “大人,只靠操练,是不可能练出一支百战之师的,只有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才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水师,他们总是要迎敌的,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在战斗中训练士兵呢?”

    “你说的不错,但本官此意已决。”

    戚耀宗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失望,他还以为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呢,可这位胆子也忒小了些,戚耀宗现在都开始怀疑,自己听到的那些关于贾瑛的传闻,是不是都是假的。

    贾瑛没理会对方的小九九,而是继续说道:“让镇海卫出战吧。”

    戚耀宗闻言看了过来,面露不解。

    贾瑛解释道:“从新组建的兵员中,分批抽调到镇海卫中,以镇海卫为主,出海剿灭小股来犯倭寇,但有一点......”

    戚耀宗脸上渐渐浮起笑意,跃跃欲试道:“大人请讲。”

    “不许冒险出击,只允许在近海附近活动,伺机寻找小股敌人,等本官认为合适的时候,再决定是否逐步扩大战局。你若是答应,本官便让你指挥镇海卫。”

    “末将谨遵大人之命。”戚耀宗抢也似的回道。

    “年底本官要回京,需要几场捷报,不然无法向陛下和朝堂诸公交代,你明白吗?”贾瑛还是有些不放心,再三叮嘱。

    海战不必陆战,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不得不小心谨慎。

    戚耀宗是水师干将不假,可事关自家前程的事,贾瑛岂会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撤了~。

    与戚耀宗分别后,贾瑛便带着几名亲随去了州城,苏州、松江二府展开轰轰烈烈的灭虫运动,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效果嘛,不怎么明显,这是一项长期的举措,短时间内想要看到成效几乎不可能。

    至于救治这些患者,还要依靠常又可这些大夫郎中。

    碍于贾瑛的权威,两府各州县的官员明面上倒是挺配合的,但他毕竟不是地方督抚,对于地方父母官的节制权利并不强,也不是谁都向贾雨村这般,愿意相信他的,这场灭虫运动,搞得最火热的,就数太仓州了,附近几个疫病的重灾区,因为没什么好的办法,也跟着有样学样,至于其他县域,就不怎么样了。

    “常姑娘今日没有出诊吗?”

    州衙之中,贾瑛巧遇到了被他从吴县请来的常榛苓。常又可已经成了苏州知府的座上客了,贾瑛不好意思挖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常榛苓请了来,太仓州和附近的崇明诸岛,是水师的大本营,没有一个信得过的大夫坐镇,贾瑛不安心。

    常榛苓的医术,深得其祖父真传,这点贾瑛是见识过的,且两人之间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在这里也能让贾瑛放心。

    为此,他还将喜儿派了过来,负责保护常榛苓的安全,以及帮忙打下手。

    看到贾瑛走了进来,常榛苓微微一笑道:“听知州大人说,从金陵军器局运来的灭虫药到了,我出于好奇,便回来看看。”

    因为硫磺的特殊性,贾瑛将制作灭虫药的地点,选在了南京军器局,然后再由各地官府从军器局购买,省得中间出什么麻烦,即便以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免会受到牵累。

    灭虫药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硫磺和生石灰打磨成粉,混合搅匀,再经过煮沸之后,-便能得到一种制作简便,却极为有效的农药了,不仅能用于田间杀死农作物的病虫害,对于预防血吸虫病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不过价格上,因为参杂了硫磺,所以要比生石灰的价钱高出不少,是以,还无法得到普及,只能是由官府同意调配,用到疫病严重的地方。

    “试过了吗?效果如何?”贾瑛问道。

    常榛苓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有用,没想到大人对于医道一途的造诣,居然如此之深。”

    贾瑛赧然一笑道:“在你面前谈医道,岂不是班门弄斧?我这点小道,不过是读书多一些罢了,哪里能谈得上什么造诣不造诣的。”

    “贤弟为人太过谦逊了些,不说别的,自从愚兄照着你说的颁布了几张布告之后,州县之内的人心算是安稳住了,我也曾看过几册医家籍著,贤弟所说的那些,均是防治疫病的正途啊,若说你没有造诣,我是不信的。”

    贾雨村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有效果就好。”贾瑛点头道。

    人心不稳,是源自于百姓对疫病的恐慌,还有地方官府的不作为。只要官府能拿出几套措施来,不管效果如何,起码人心暂时能够稳定一阵子。

    “喜儿呢?”贾瑛不见喜儿的身影,开口问道。

    “他带着州衙的差役到苏州府城,采买药材去了,今日应该就会回来。”常榛苓说道。

    “常姑娘既然回来一趟,也不用急着走,便由我做一回东道,前后两次受惠于你们祖孙二人,也该让贾某表示一番才是。”贾瑛提议道。

    常榛苓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正好,我也要等喜儿送药材回来,我们的药材不够用了。”

    贾瑛欣然一笑,又看向贾雨村道:“雨村兄,太仓是你的地盘,可有什么好去处?常姑娘可是贵客,不能慢待了。”

    贾雨村笑着说道:“城西有一家酒楼,淮扬菜做的很是地道,贤弟不妨带常姑娘去尝尝,我派人带你们去。”

    说着,便挥手招来了贴身的仆役,让他带着二人前往。

    “怎么,雨村兄不去?”贾瑛问道。

    “愚兄尚有冗务要忙,分不开身啊。”贾雨村叫苦道。

    贾瑛只能独自带着常榛苓前去,常榛苓也算是半个江湖女子,倒也没太大的忌讳,她跟随祖父游历天下,抛头露面也是常有之事。

    “这位贤弟,还真是偏讨女子欢心啊。”

    接触这么长时间,他还没见过这位常大夫对谁笑过呢,虽然对方遮着面巾,但贾雨村还是注意到了,常榛苓眼角浮现的笑意。

    贾雨村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贾瑛能请来这么一位女大夫,还把自己的亲信派到对方身边,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他又怎会不识趣的打搅二人。

    贾雨村明显是对两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误会,不过贾瑛对此是一无所知,即便知道了也不在乎。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