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谷神不死,明灵不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岁被称为肉灵芝,其种类有三,根据生长环境分类,有水太岁、土太岁、石太岁。

    其中以石太岁最为珍贵。

    石头里孕育的生命,很奇妙不是吗?或许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才会有诸如大禹的妻子变成望夫石,大禹破开石像拿出孩子“启”的故事,才会有嘉靖写《西游记》时,设计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灵感。

    所谓灵明石猴,并非直接从石头里诞生的。

    而是先从石头里生出一个卵来,然后才化形为猴子。

    那个卵,是佛主的摩尼珠,这摩尼珠才化形为猴,双目当中便有金光,气冲斗府,以至于天庭都为之震动。

    这才是石猴真正的天赋神通,后来的火眼金睛,倒是害了眼病的结果。

    艺术创作是偶然,但也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感应,世人以为孙悟空的神话原型是无支祁,但也有石太岁的灵感在其中,延伸下来,就偶然描述出了这颗“摩尼珠”。

    摩尼珠,佛教又称之为如意宝珠。

    所以,定海神针能够自由变化大小,并非是它的能力,而是孙悟空的能力,定海神针在孙悟空的手上,才是如意金箍棒。

    洞察,如意变化。

    这是摩尼珠的两个天赋神通吗?并非如此,蛮荒异种只具备一种天赋神通,哪怕是最强的摩尼珠也是如此。

    所以,这两个神通其实是一个……明灵。新笔趣阁

    是明灵,也是灵明。

    灵明石猴,其实是特意调转了称呼的,而明灵其实是有前缀的,是为“谷神明灵”,道德经有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所谓谷神,是“使神若谷”,空怀若谷,静之一字,便是玄牝。

    所谓明灵,是“使灵彻明”,静而灵明,故而天地万物观之于心,见其根本,知其造化,故而无物不迎,不成,不如意。

    所以,佛教称其为摩尼珠,道家来起名,则会称之为“明灵珠”。

    它本体是一块石卵,但那明灵神通,却给人那是一颗眼珠的感觉,明灵之光照射,故而可以破除黑龙的欺诈神通。

    神通如此,心智可想而知。

    明灵珠在见到黑龙后,便已明白大势不可逆,只能投身于大明麾下了。

    故而,一道明灵神光穿梭数万里,抵达京师。

    京师。

    张执象在处理完满刺加的叛乱后,便投入了玄黄大典的编撰工作当中,可他注定不能时时跟进,所以需要一位助手在他有事的时候,能够主持工作。

    可玄黄大典的编撰难度丝毫不亚于永乐大典。

    特别是嘉靖还有意增编永乐大典,这项任务也需要他们完成,这就太考验主编的能力了。

    姚广孝精通三教百业,方才能够领导编撰出永乐大典,而非解缙那种糊弄人的成品,张执象的能力不在话下,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大道本身,细枝末节,则同样需要学习了解,这会拖延进度。

    因而,他需要一位副手。

    请姚广孝出山并不合适,张居正也不是干这事的料子,这需要的是全才,阳明先生倒是有这个水平,但先生已经仙逝,而且先生在的话,也不适合当副手。

    故而,这个人选很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