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交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

    霍尔大公很头疼,非常头疼。人民同盟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机关对于同盟的安排。自从圣域和学院合作,试图通过颅相学和种族差异形成国家共识之后,同盟就已经开始失控了。

    阿尔法计划是帝国控制同盟的最终手段,是确保同盟这个外敌不会真的对帝国造成致命威胁的保险绳。同盟内部的松散政治联盟构架,本身就是帝国确保同盟不会对帝国产生危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在,最终手段的效果并不怎么良好,而重要手段看起来也要彻底支离破碎。霍尔大公不得不开始认真应对同盟的威胁,并且开始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出。

    但问题是,短时间内,帝国拿不出这么多的金镑去继续加强武装。事实上,帝国甚至连维持现有的海军规模都非常困难。

    海军的设备都非常昂贵,它们需要确保舰艇在深空跃迁的恶劣工作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转。

    一条主力舰进行一次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故障部件更换,需要花费至少三十万金镑的费用,并且消耗一个维护船厂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要临时增加造舰预算,那就至少需要给四个皇家近卫舰队安排同等规模的新舰计划。卫戍海军可以用近卫海军用剩下的老船,但皇家近卫舰队的装备却绝对不能马虎——这些舰队的指挥官们都以“壮大自己”为己任。仿佛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自己的分舰队讨要资源。

    任何一点不公平,都会引起其他舰队的强烈抗议甚至反弹。那些老奸巨猾的舰队指挥官们指示年轻军官来财务厅门口闹事儿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个时候,舒尔茨突然送来的大笔现金就成了能真正让霍尔大公血压下降的好东西。他甚至不惜额外敲诈了一番,又多搞来了不少现金。至于燃料价格上升……霍尔大公其实真的不是特别在意。

    毕竟帝国还有矿业联合体,那些并不适宜殖民的星球上,有一些也是具备煤炭矿藏的。那些地方贵族们的煤矿就算价格再高,矿业联合体也能向帝国海军和军工厂提供价格足够合适的煤炭。

    既然能源价格不影响军工产业,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

    ·

    ·

    霍尔大公并不担心煤炭价格上涨,而远在纽萨尔的杜桑德则为另一种重要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头疼万分。

    走私商人们是一群贪婪的混蛋,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忠诚的资本走狗。只要能够赚钱,走私商人们从来不在乎自己运输的货物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介意自己的走私会导致自己的老客户甚至同一个星球上的同胞们的利益严重受损。

    纽萨尔的食品价格相对稳定,是杜桑德用无数个日夜的失眠和反复交涉才换来的结果。为了确保还在扩大耕地面积的纽萨尔人不至于被饿死,杜桑德甚至“开创性”的创造了一条特殊豁免法令。

    只要是船舱内超过90%的容积都携带了粮食,并且准备在纽萨尔进行卸货交易的“贸易船”,都可以得到纽萨尔星际降落场的免费补给和维修服务。同时来时船舱内的所有商品免税,重新装载的货物税款按照原定税表的三分之一征收。

    在这种力度的“支持”之下,大量走私船云集纽萨尔,并且为纽萨尔带来了不少食物进口份额——总份额大约是星海联邦给与的支持的一半。

    当时间进入八月,奥林发展银行开始疯狂抬高煤炭价格之后,愿意跑纽萨尔的走私船数量迅速减少。他们大多选择去同盟的塔斯巴尔装载煤炭,然后运输到奥林进行贩卖。奥林煤炭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高到就算是正常报关运输,利润都高到堪比走私奢侈品的地步。

    纽萨尔的食品进口数量迅速下降,而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去一个月中,纽萨尔的肉制品和调味品的价格上涨了30%。市面上常见的十二种肉类中,除了团鱼的价格仍然保持稳定以外,其他肉类的价格都出现了巨大的上涨。???..coM

    涨价速度最快的是牛肉和猪肉,这两种肉类的平均价格上涨了60%。

    和霍尔大公不同,杜桑德可是把“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当成人生信条在信奉的。为了遏制快速上涨的食物价格,杜桑德甚至考虑过动用人民军战略储备食物的打算。但后来一想,那些干的仿佛锯末似的咸牛肉大概也不会有平民喜欢吃,于是才勉强作罢。

    取而代之的解决方案,是杜桑德向远征舰队发出的一条命令,以及一封寄往同盟学院的信件。

    命令上要求远征舰队迅速暂缓或者终止在萨克森上的军事行动,马上前往博米尔进行调查。作为帝国有名的农业星,尽管遭到了同盟人有计划的屠杀,博米尔仍然应该有大量的食物储备。如果能够接受博米尔,或许纽萨尔的食品短缺问题能够得到明显缓解。

    信件则是寄给菲恩·冯·斯坦贝格的。杜桑德在信里要求自己的这位友人,将人民同盟和纽萨尔的粮食交易计划提前一个月实施,作为交换,他可以将煤气内燃机的设计图交给人民同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