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等他们差不多将秘库中的书籍与手札都看完时,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下旬。与此同时淮如峪终于将政事处理完,同时任命了心腹大臣代为处理政事。与安长卿萧止戈一样,他也暗中选好了继承人,留下了遗旨。如果淮如善不去,这遗旨便当是留给他的。但是他死活要跟着去,淮如峪只能另外挑了继承人以防万一。

    除此之外,他还征用了十艘海船。这十艘海船皆是常年往来于海外诸国之间,因为运载货物,建造的大且结实。用于南海之行刚刚好。

    十艘海船,每艘船上配备了百名有经验的船夫,另加二百将士,数十名大夫等。余下船舱则储存了大量的食物、水、药物和武器。当初从邺京带来的一批新研制的火器也都分配到了各艘船上。

    八月二十五,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马抵达嘉懿城,准备出海。

    一艘主船在中间,其余九艘船以护卫之状分布于主船前后左右方位。主船之上除了安长卿四人,还集齐了雨泽与大邺的精锐。

    安长卿和萧止戈都是第一次坐船出海,两人站在夹板上,看着船帆高高拉起,海风将船帆吹得鼓涨。一声号角响后,十艘海船便先后往海中驶去。

    前方海水被破开,激起阵阵白色浪花。前方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大海,安长卿胸中激荡,微微激动道:“大海比我所想像的还要壮阔许多……”即便是这看着无比高大的海船,在这大海之中,也显得渺小而脆弱。

    沧海一粟,大抵便是如此了。

    淮如善从船舱中走出来,见他一脸向往感慨,遂笑眯眯地道:“你们第一次出海,最好去船舱里歇着,海上晕船可不是小事。”

    安长卿感受了一下,道:“我不觉得晕。”

    淮如善总算找回一点优越感,抱着怀道:“现在还早着,再过一会儿你再看看。”

    ……

    船出海半日之后,安长卿伏在船舷边吐了个天昏地暗。先前吃下去的东西尽数被吞了出来,头脑眩晕,手脚绵软无力。若不是萧止戈即使接住他,安长卿差点就瘫坐在船板上。

    “现在你信了吧?”淮如善将一瓶药丸递过去,道:“把这个吃了,会好受一些。等在海上再行两三日,你们就能习惯了。”

    萧止戈将瓶子接过来,拔开瓶塞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他尝了一颗,一股冲鼻味道从口中一直传到大脑,刺激的差点吐出来。虽然味道实在难以言喻,但确实有些作用。萧止戈神色不动,倒出一颗喂到安长卿嘴边。

    安长卿体力还未恢复,脸色苍白,闻到味道便蹙起了眉毛:“好难闻。”

    萧止戈面不改色地骗人:“只是有些难闻,不难吃。”

    安长卿正难受着,也不疑有他。便张嘴由他喂了下去。萧止戈动作迅速地将药丸塞到他口中,而后飞快捏住他下颌,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强迫他咽了下去。安长卿才吐过,吃了这药丸更是一阵恶心,干呕了几下才平复过来。气喘吁吁地对淮如善道:“我怎么觉得你是在伺机报复我?”

    淮如善讪笑着摆摆手否认:“你想多了,咱们俩就是亲兄弟,怎么会有仇?”

    安长卿没力气与他斗嘴,感觉眩晕感确实减轻了一些,便叫萧止戈扶着他回船舱休息。

    船队在海上走了五日之后,安长卿终于克服了晕船。萧止戈身体比他好,除了头一天,后面便再受影响。

    算算时间,这时已经时九月三十,他们按照那份临摹的海图,一直绕着逆行的海流前行,暂时并未遇到什么阻碍。

    安长卿背着手站在甲板上,初时的新奇感过去后,这蔚蓝壮阔的大海也变得千篇一律起来。海上航行,除了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风浪与危机,最大的阻碍其实是枯燥时间。日复一日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心里发慌不适。

    在甲板上略站了一会儿,安长卿便折返回去。萧止戈与淮如峪在下棋,淮如善这个臭棋篓子在边上指点江山,安长卿看着他们三人,方觉得心中莫名的焦躁少了几分。静下心在萧止戈旁边坐下,拿起看到一半的书继续看起来。

    只是没平静多久,船舱们便被敲响了,侍从神色凝重地进来禀报道:“船长说今天傍晚可能会有风暴。”

    海上行船,最忌讳遇到风暴。他们出行前观测过天象,都是晴日。这五日行船也确实风和日丽。却没想到会忽然出现风暴。

    四人交换了眼神,淮如峪出声道:“风暴有多大,可能抗住。”

    侍从回道:“船长说云团不小,这场风暴不会小。”

    “通知所有船只,傍晚降帆,按先前的预备方案,叫人立刻以铁索将船只全部连在一起。若是风暴起,所有人到船舱躲避。”

    这是出海前便商议好的应急方案。海上行船,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半载,途中难免会遇到风暴,小的挨一挨就过去了,大的却可能会连船只都会整个掀翻。好在出海前他们就预计会遇到此类情形,已经做足了准备。虽然消息沉重,但至少不会太过慌乱。

    他们尽了人事,剩下的,便只能听天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