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朝堂之事 【新年快乐,嘿嘿,求读者大大手中票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突转的画风,惹的杨国公瞬间愣神,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不是谋反的事情吗?

    怎么就扯到了地龙翻身。

    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

    看着杨国公有些失态的模样,李承德脸上显露了一些怒意道。

    “杨国公,您身为国公,理因心系百姓,现如今,地龙翻身,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

    “难道杨国公,没有一句要说的吗?”

    李承德越说声调越大声,到最后那句,直接吼了出来。

    引百官震惊。

    当然最震惊的要属于和志,什么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你找杨国公干什么?

    不应该找,文官集团吗?

    是不是有病。

    这一刻,聪明如于和志也看不懂面前的小皇帝,到底葫芦里买什么药。

    从种种迹象表明,小皇帝,应该是知道勋贵谋反之事。

    但为何,要问地龙翻身之事?

    这一点,他想不通。

    事情的发展,从这一刻开始,好似不受他控制一般。

    于和志双眸不留痕迹的看了首位的魏成河,连忙递给了一个眼神。

    眼下之意,便是让他想办法。

    这个小皇帝,他是看不懂,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像极了疯子。

    于和志与魏成河两人的交流,全部被李承德尽收眼底。

    说句实话,李承德从未把勋贵们的谋划放在眼里,他只看重两人,分别是魏成河,与于和志。

    这两人,一个是文官领袖,一个是勋贵首领。

    他们才是李承德关照的重点。

    往往事情,让你看到的危险,并不是危险。

    而只有躲藏在暗处的危险,才是真的要你命。

    当晚小玄子去马卫,婉勇通报陛下旨意,三方汇集了一下自己所得到的信息。

    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那便是蛮人已经入驻京城,还在他们眼皮底下晃悠。

    这一发现震惊了李承德为数不多的亲信,当然他们对陛下的崇拜之情,更加上升到了一个台阶。

    当晚李承德便连忙调整战略方针,连夜歼灭蛮人,一个都不留。

    毕竟战机稍纵即逝。

    当晚突袭,要比等明天蛮人自己出现要好的多。

    但当斥候摸进蛮人所藏身兵营之处,竟然空空如此,只留下我朝兵卒尸体。

    这一发现,让刚看到曙光的小玄子等人,再一次陷入黑夜。

    他们并没有大军压进,而是派斥候摸进。

    不可能让勋贵提前发现。

    而知道这次行动计划的只有四人,这里是不可能存在告密者。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小玄子等人泛起难来。

    遇事不决,找陛下。

    随即便把消息再一次通报给李承德,并连夜安排东厂,斥候,全部散播了出去。

    下达最终死命令,找不到蛮人,全都死。

    而李承德也当机立断,按照原计划实行,并让小玄子暗中监视所有勋贵,文臣府邸,务必要把他们动向,摸清楚。

    当晚没有任何朝中大臣暗中联络。

    只有两人,那便是于和志与魏成河。

    按照蛮人留下的马粪可以推断出,这两人见面的时间,刚好跟蛮人离去的时间吻合。

    也就是说,蛮人不见踪影,肯定与魏成河和于和志这次见面脱不了干系。

    并且大内侍卫张狗蛋回禀,近日,在那场宫变刺杀之中,立下功劳的于四河,行动可疑。

    虽说,于四河是于家子弟,但那晚他确实被躲在暗处的敌人射了一箭,乃护驾有功之臣。

    对于这种人,本管他处于何目的,明面上也是要加封进爵。

    当然宫中核心要职,并没有在他手上。

    但从于四河近日行动可疑,便已经推断出,于家,可能要图谋一些事情。

    至于是什么,李承德不知。

    毕竟他当皇帝,还不到一个月,虽然麾下有,禁军,东厂,大内侍卫,是他范围所在。

    但与立朝多年就存活至今的于和志,和两朝宰相魏成河相比,还太弱小。

    其实这也是他们急不可耐的想要造反的原因。

    陛下仅仅不到一个月,势力发展速度已经让人瞠目结舌。

    再不造反,就不是他们让李承德摸不清头脑。

    而是李承德玩他们。

    但即便如此,李承德也不是他们随处可以拿捏之人。

    看着站在首位的于和志与魏成河,李承德不由的笑了笑。

    今日,大家好好玩一玩。

    朕要看看,谁技高一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