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这是真的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是真的吗?

    老百姓听到刘禅的一番言论,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台上坐着的百官,还有一些世家大族,顿时有些惶恐不安。

    底层百姓可以通过武举考试晋升。

    这——

    可是现在这个场面,他们即使知道皇帝在剥夺他们的利益,可是他们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

    因为现场还有那么多的百姓。

    皇帝给了百姓上升机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敢于站出来反对,那就是要与天下底层百姓为敌。

    此前一直担心的丞相诸葛亮,不由暗中叫好。

    科举制度,他与徐庶后来也详细研究过,若是得到全面推行,大汉将不用再为无人可用而发愁,后备人才会源源不断的涌入。

    只是推行科举,肯定会让那些氏族们反对。

    因为随着底层百姓,士子们的崛起,他们在朝堂的地位,自然要被削弱。

    可是现在,先举行了一场武举考试,当初为了不让这些氏族们抵触,特别给了他们一定的直接晋级的名额。

    还有就是,武举是选择将领,所以这些氏族们,也没当一回事。

    只是此刻皇帝的一番言论,让他们开始担心了。

    朝廷选武将,可以用武举来选拔。

    那选用各级官员,难道就不能用文举的方式吗?

    不过现在刘禅并不关心这个,他只是想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汉王朝要变革了,要彻底的发生改变,以往依赖氏族推荐人才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

    等到刘禅一番演说结束,围观的百姓中,顿时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他们很激动,他们很高兴,他们终于拥有了上升通道,再也不用一辈子都只能做平民百姓了。

    等到刘禅演说结束,御史大夫徐庶便当即宣布,大汉王朝第一届武举复试正式开始;因为刘禅占据了一个复试名额,这一次复试就只有十九人参考。

    复试与初试一样,将会根据武艺,箭术、骑术等总和成绩,来决定最终的排名,成绩最好的人,将会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一位武状元。

    刘禅自然是不用再参加比赛,即使他想去参考,考官们也只能强行将武状元的身份,安在他的头上。

    因为他是皇帝,即便是各科成绩都是最差,试问又有哪一个考生,敢来和皇帝争抢武状元的身份呢?

    当然——

    这个武状元的身份,刘禅并不在意。

    他参加武举,也没想过要争什么武状元,只是想要体验一把,顺便看看自己的武艺,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经过一番折腾,他成功的闯进了前二十。

    这就够了。

    还有就是,此前他在武都时,已经输给陈信和马武各一次。

    况且这些能够进入前二十的人,可都不是啥善茬。

    之前输掉比试,没什么可丢人的。

    因为那是文单输了,可是现在却不同,现在若是再输,那就是皇帝输了,这可就有损天子的颜面了。

    如果赢了,即使天下人都不说,但是他们的心里,不用想都能知道。

    还不是因为你是皇帝,谁敢赢你?

    刘禅自然懂得这些道理,所以干脆就此打住,这武状元的身份,就留给这些考生们去争夺。

    ——

    复试考试,首先要考的是武艺比拼,考生们将会一对一进行较量,只是因为刘禅的退试,导致考生的数量变成了单数,二十人变成了十九人。

    十九人,如何进行一对一较量。

    是从淘汰的考试中增补一人进来,还是说让谁不参加武艺比拼。

    徐庶顿时有些犯难。

    因为这两种选择,都不是很公平。

    首先若是增补的话,只有一个名额,只能从淘汰的考生当中,选择成绩较好者参加,但是初试是分成了五个小组,选任何一个小组的人,对于其他四个小组的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若是让这十九人当中,其中一人不进行武艺考试,那他的武艺成绩是加分,还是不加分,加分对于其他人不公平,不加分对于不参加武艺比试的人,也是不公平的。

    反正就是因为刘禅的退试,让徐庶一时犯了难。

    可就在徐庶琢磨对策时,观战席上的刘禅,却突然高声唤道:“马武!”

    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此时唤出一名考生,他要做什么?

    ......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