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牛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细测试了它的参数,就知道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你知道我在电镜下看到它的制程是多少吗?”

    “0.01纳米!是的,整整比现在最顶级的硅基芯片缩小了百倍,从而提升了百倍的晶体管数量。”

    “0.01纳米?这怎么可能?”于东说道。

    “这样不就造成量子隧穿了吗?”

    刘国栋又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我忘了,于总你并没有了解它的参数,量子隧穿效应对它根本没有影响。因为它是——碳基芯片!”

    轰的一下,于东脑海里仿佛有一个东西炸开。

    “碳级芯片……居然是碳级芯片!”

    这个名字可谓是太如雷贯耳了,代表着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没想到居然有人把他们做出来了。

    以前只是听说各种实验室制造出简单的碳基芯片,然后水期刊论文的事。

    曾经国内也有这方面的突破,卫夏还迫不及待地签约那个团队,试图在这方面能够取得一些突破,弯道超车。

    但后来证明碳基芯片的未来实在太过渺茫,前路未知,难度远远超过硅基芯片,加上同样绕不开光刻机技术,因此卫夏公司就没有在这方面费太多精力。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一家公司做出来这么成熟的产品了。

    他激动地问道:“具体怎么样?芯片的稳定性如何?性能怎么样?发热和功耗这些如何?能不能替代硅基芯片?”

    “于总,我刚才已经做了全方位的测试。这款芯片绝对非常惊人,它对硅基芯片的碾压是全方位的,不存在任何短板。”

    “在保持了这么强的性能的同时,它的发热和功耗都控制得非常出色,远远低于硅基芯片。而且使用了这么久,完全没有任何逻辑错误和死机的情况。为了保险起见,我又拆了好多个芯片同时进行测试,又进行了多轮测试对照,结果都一致,而且参数起伏非常小。”

    “最厉害的是,它把异构发展到了极致,别看它只有指甲盖儿大小。所有功能模块一应俱全,处理器、显卡、AI模块、甚至还包括了1tb的高速内存和存储共用模块,不需要再搭配其他的模块,如果装机的话,会大大节省机身空间。”

    他每说出一个特色,于东眼神就亮了一些。

    “现在唯一不清楚的就是,它的成本,售价如何?还有品控怎么样?能不能稳定量产?因为这么高精密的结构,价格都还好说,毕竟性能摆在那里。但是我实在没有办法想象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够批量生产它。这可是碳纳米管,这么小的制程到底要使用什么样的光刻机才能做到,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要了解清楚,他们是否拥有量产的能力。”

    于东心里一惊,“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马上找他们联系清楚,必须尽快和他们搭上线,争取能够为我们供货。不过还是要先跟董事长谈过,之后再说。”

    “对了。这件事目前为止以免节外生枝,最好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没有告诉其他人吧?”

    “没有,于总我是知道分寸的人。在实验室检测之后,我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马上跟你打电话了。”

    “那就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