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两个恶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东江无能,一触即溃,他也根本来来不及救援云云。

    还说沈世魁是逃跑了,只不过逃跑途中才被打死的。

    这和建虏自己记载的战况,朝鲜记载的战况都完全相反。

    明朝当时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也就真相信了陈洪范的谎报。

    对英勇不屈,杀敌到最后一刻,被俘后视死如归的沈世魁,没有给予任何表彰。

    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在陈洪范的排挤打压下,又见叔父战死殉国得不到公正待遇,自己也毫无出路,就一怒之下投了建虏。

    结果建虏对沈志祥倒是非常重视,很快封他做续顺公。

    陈洪范的恶事远不止于此,甲申后,他代表弘光朝廷和左懋第等一起出使北边,结果很快就暗中投降清虏,当了明方使团中的奸细。劝说清虏把左懋第等忠于大明的使者扣留,就让他一个人回去策反南明官将。

    多尔衮听了他的建议,陈洪范回去之后,也相当卖力,一有机会就劝明方将领官员投清,一直到劝潞王朱常淓投降。

    此人卑鄙无耻,所起作用之恶劣,在汉奸中也不多见。

    朱由检最近正好在一份奏报中看到陈洪范的名字,得知此人现在正舒舒服服在南京当都督府佥事,提督大教场。

    一想到陈洪范此人在历史中的种种卑劣行径,朱由检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对这种人,实在不能忍。

    就派阎应元去处理此人。

    不过既然是派阎应元特地去南京,那索性多处理几个。

    朱由检又想到左光先。

    这左光先让朱由检愤怒是因为崇祯十六年末到崇祯十七年初的浙江许都事件。

    许都是浙江金华府生员,为人豪侠,喜研究兵事。

    陈子龙和许都交好,劝说他如今天下多事,何不按戚继光所传兵法,在金华义乌招募一些勇士,训练一番。万一遇到事变,也可为国家出力。

    许都也当真按照陈子龙的建议,联络地方豪杰,又招募一些部众加以训练。

    但如此做法,自然会引起地方官的猜忌。

    陈子龙等人也曾提议官府给许都一个名分,但一直没有落实。

    结果在许都葬母的时候,因为聚集人数多,县官以许多聚众变乱为名,要抓捕许都。

    许都拒捕,占据县城,于是就酿成了变乱。

    但许都本意不过是为大明效力,才自己招人募兵。

    所以虽然很快占领金华府一般的地域,但也并不当真杀伤官吏。

    不杀人,不取民间一物。

    在当时浙江巡按左光先的调集下,明军来攻打时,许都等人也并没有真正下决心抵抗,很快就退出了城市。

    同时一直和故交陈子龙等人联络,讨论招安之事。

    在陈子龙担保许都等主要首脑的安全之后,许多就很爽快答应遣散部众,带着六十人投降。

    结果这左光先对陈子龙答应的条件完全不认账,把许都在内的六十人全都杀了。

    让陈子龙成为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的小人。

    这已经是崇祯十七年初了。

    可悲的是,在此之前,其实崇祯皇帝已经下令批准一些官员提议让许都为朝廷效力的建议。

    崇祯的批示还来得及传到南方,结果许都就已经被左光先杀害了。

    若是许都不死,本来当地可以有相对完备的抗清力量。

    左光先这个败类以杀人为己功,还洋洋自得。

    在弘光朝廷曾经要就此事追究左光先这个败类的罪责,左光先又畏罪而逃。

    他把民间有血性,能组织武装力量的人悍然杀掉,然后自己在满清统治下安安稳稳当了顺民,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

    对比抗清而死的陈子龙,这左光先的卑劣行为,和汉奸有什么区别?

    真是死有余辜。

    左光先在天启时当过县官。

    在阉党得势后,也受左光斗牵连,免职在家。

    他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和阮大铖也算是同乡。

    在南京城内也有住所,常在南京和士人交游。

    新帝即位后,他等候补缺。

    他虽是个举人,因为仗着是左光斗兄弟的身份,以东林烈属自居,如今普通的给举人的官职自然是看不入眼。

    至于更好的官职,进士都还不够抢的,所以等了一年,暂时还没安排到官职。

    这些情况,钱谦益自然也是了解的。

    他问阎应元:

    “那陈洪范和左光先这两人,阎都督拿办了没有?”

    阎应元笑了一下,说道:

    “这两人跑不了,也不着急。应元到了南京之后,就撞上几个大案,南京城内乱象不少,自然先处理紧急事务再说。”

    钱谦益询问阎应元处理了哪些紧急事务。

    阎应元淡淡道,他从京城又带来两千精锐过来。

    目前先把南京京营的各级军官都更换了一轮。

    还有南京锦衣卫的人员,也基本筛查了一遍。

    把锦衣卫军官里格外软散无能的纨绔都清理出去,军官里盘剥克扣普通校尉,兵愤较大的,也被检举了出来。

    对京营士兵,锦衣卫校尉里生活贫苦,家庭困难较多的,也给予了赈济。

    眼下时间短,还不可能如北边京营那般彻底大换血。

    不过对维持南京城内治安这种普通任务来说,也足够了。

    眼下南京虽然表面没有戒严,但各处要害地点,都已经安插布置人手监视。

    一些生员会社激进分子的活动基本也都处于监控之中,只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没有公布而已。

    至于类似吴昌时这样的重点人物,阎应元更是让人全程盯紧,而且不得让他出城而去。

    这吴昌时其实也是阎应元此次南京之行,临行前朱由检也重点提示过需要关注的人。

    不过在阎应元到来之后的八九天里,吴昌时似乎也并没有要离开南京的意图,他对自己把控局势的能力很有信心。

    如今这后湖黄册被尽数焚烧一案,南京刑部初审后,已认为是阉党余孽勾结收买后湖吏员干的勾当。而阉党余孽里阮大铖起的作用,活动力,影响力自然是最大。

    已经发出逮捕文书,去桐城抓人了。

    这案件审理,自然是按一拨东林系官员的意思办的。

    不过人也没抓到,这阮大铖提前得到消息,躲入深山之中,一时半会儿难以搜寻到。

    不过这么一来,自然更加证实这南京城里的纵火和行刺案,这阮大铖预先知情,所以才会提前安排逃避。

    也正是桐城抓不到阮大铖的消息传来,吴昌时才让史槐纠集南京城里的所谓义民,群情激奋,第二次包围阮大铖的宅子。

    这回是吸取第一次铩羽而归的教训,打定主意,就算阮丽珍再出来,以自尽威胁也不管了。一定要把阮宅打劫一空,再一把火烧掉。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