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吃了闭门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若是逃得晚了,真到了阮家被抄劫的那天,连想安度晚年都做不到。

    钱谦益、汪汝淳走去和标兵汇合。

    刚才他们旁观人群围攻阮宅的情形,钱谦益起先是想到紧急时刻,调兵来阻止的。

    但转念想若不阻止,就让这些人在史槐的唆使下闹一场乱子,后面再秋后算账,或许反而对自己此行整顿江南,有好处。

    只是未免要牺牲阮家这一宅子的人了。

    不过没想到这阮丽珍倒是凭着自己勇气,把人群给驱退了。

    他对这阮丽珍倒也真是生出几分欣赏,有貌有才已经难得,还有决断有勇气,这就更值得钦佩了。

    本想拜访一下,却吃了一个闭门羹,讨了一个老大的没趣。

    不过他钱谦益当然也不是那等受了点气就要报复的小人,更不会因此报复阮家。

    他决定还是要秉公处置,不枉皇帝此番重用他的圣恩。

    若是阮大铖真有罪,他自然也不会包庇,不过对阮丽珍,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尽量保全的。

    行到察院大厅,倒了两杯茶,和汪汝淳一边饮茶,一边商议此后计划。

    两人正谈话间。

    王世德一脸慌张,急急忙忙奔进大厅。

    钱谦益眉头微皱,心想王世德身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皇帝特地派他出来给自己护卫,怎么这等不镇定,慌慌张张的样子,还不如寻常军官。

    不过以他的身份却也不好严厉训斥。

    王世德奔到钱谦益面前,气喘未定,便开口道:

    “钱抚台,大事不好了!”

    钱谦益举起手中茶杯,抿了一口,然后才缓缓道:“王佥事,吾等此次江南之行,乃万岁特差,身负重任,临事当要镇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是吾等应有举止,方能办好事情,何必如此慌张?”

    王世德点点头道:“钱抚台说的是,只是确实出了大事,那元岳公在南京户部衙门前被人刺杀。”

    咣啷。

    啪嚓。

    清脆的声音相继响起。

    却是钱谦益手中的茶杯掉落在桌子上,又随即滚落到地面,摔裂成两半。

    汪汝淳也手一抖,手中茶杯里的茶水晃动洒到桌面。

    钱谦益大惊失色,霍地站起来,大声道:

    “你说什么?”

    王世德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叹气道:

    “千真万确,元岳公遇刺。”

    “哪个元岳公?”

    “还有哪个元岳公?自然是现任南京户部尚书兼管吏部的郑三俊。”王世德说道。

    钱谦益听了,脸色铁青,颓然坐倒,喃喃道:

    “竟有这等事?是何人如此大胆?”

    王世德说道:

    “元岳公从玄武湖边回来,又和刑部的陆彦章大人商议良久,这才骑马回户部衙门,才下马,便受鸟铳猛击,肩部靠颈处中弹,鲜血横溢。

    “至于这鸟铳何人所发。却是在街边屋顶上有刺客埋伏,当时无人注意,究竟是从哪个方向射来也难判断清楚。”

    “郑大人被铳击后,难道无人留意凶手。”汪汝淳皱眉问道。

    “南京向来承平,从未经历过这等事,元岳公身边又都是些文职师爷衙役,他被铳击后,众人惊惶,扶救不迭,确实没人注意凶手去向。不过已有传闻说是阉党余孽,所以要在南京城内制造变乱,这才先在后湖黄册库房纵火,又接着刺杀郑大人。”

    “又说是阉党余孽?”钱谦益皱眉。

    他此时也镇定下了,沉默了片刻,又问道:

    “现在郑大人如何?”

    “听说还在昏迷中,生死难明。”王世德说道。

    钱谦益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次,忽然道:

    “走!”

    “是该去刺杀现场看一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汪汝淳说道,

    “什么去现场?”钱谦益瞪着汪汝淳。

    “牧斋公不是说走么?难道不是去户部衙门前探查一番?”汪汝淳疑惑道。

    “孟朴,你有些糊涂,那里刚有人行刺,乃是险地,怎可去得?”钱谦益大幅度摇头,差点把头上的帽子甩落下来。

    “那是到哪里去?”汪汝淳更疑惑了。

    “自然是离开南京,到其他地方去。吾等才来一天,又是后湖纵火,又是有凶徒行刺,这金陵不太平,先避一避再说。”钱谦益一本正经说道。

    汪汝淳大为惊愕。

    他没想到钱谦益竟是如此胆小怕事之人。

    心想皇帝这回用钱谦益,只怕真是用错人了。

    这一遇到事情,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溜之大吉。

    这能办成什么事?

    他皱眉心想,是不是要拿出皇帝给他的钦差身份的威风,让钱谦益不要这么无赖。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

    钱谦益便抢先说道:

    “孟朴,别忘了皇上让我们来江南,可并非是在南京当个办案官!这纵火案、行刺案,自有南京法司办理,我等是为了督查各地落实战时新政情形。若是一来南京,就陷在这些案子里,那又何谈完成圣上托付?”

    他这么一说,汪汝淳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

    纵火案和行刺案发生的时机确实也太巧了

    似乎就是等着钱谦益一到南京,就连续发作,似乎有意吸引他们这一行人的全部注意力。

    如果这两个案子真有幕后主使之人,那继续留在南京,似乎也只是被这幕后策划者牵着鼻子走。

    甚至有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离奇事变。

    钱谦益不按常理出牌,偏偏跳出这个圈子,去外围巡查,说不定反而能理清乱麻,找出整顿江南的办法。

    看来,钱谦益并非真的是怯弱怕事,而是以此做掩护,另辟蹊径。

    想到这里,他倒是对钱谦益生出几分佩服。

    “牧斋公,那究竟往何处去?”汪汝淳问道。

    “去苏州府昆山看看。”钱谦益略一沉吟,便说道。

    “昆山?”汪汝淳过去经商,也去过昆山,他知道南京距离昆山将近五百里。这一路过去,至少有五天的时间。

    他也不清楚钱谦益为何选定昆山。

    不过昆山离太仓倒是很近,在江南士林中声势甚大的应社创始人张溥、张采二人就是太仓人。

    钱谦益或许就是想考察这些士子势力核心附近地区的情况。

    这么一想,去昆山倒也是有道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