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孝子”鲜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不并吞汝国,非是仁心慈肠,实是有所忌惮!汝国这点道理都不能明白?

    “又何必畏虏如虎,背弃天朝?”

    朱由检说这番话时,毛文龙眉头微皱,看向朱由检的目光里露出奇异之色,显然想不到这个少年公子对朝鲜形势竟然了解如此深切。

    两个朝鲜使者听了朱由检的话,又惊异,又羞恼。

    惊异的是对方怎么会对鲜国如此了解,事实上鲜国自己就有人发过如此议论,责怪鲜国朝廷过于昏弱,

    羞恼的是对方毫不留情把己方的借口给戳穿了。

    不过他们虽然羞恼,在摸不清朱由检的身份地位之前,也不敢当面撕破脸皮,更不敢正面驳斥。

    金启宗决定还是采用以退为进,自承卑下的擅长套路,把语气放得更加谦卑,甚至有点低声下气的感觉:

    “说的是,说的是。小邦之人,才能低微,智谋浅薄。小邦民风怯弱,由来已久。壬辰倭贼侵犯小邦,也全赖天朝拯救。天朝老爷素来知之。”

    成俊耇对金启宗的策略心领神会,配合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邦积弱已久,非旦夕可变,不得不暂与虏贼委屈周旋。天朝乃小邦父母之国。小邦对天朝,二百年来,事大忠顺,天下皆知。寡君对天朝忠诚,可质于天地鬼神。”

    金启宗连连点头,唉声叹气道:

    “天朝之于小邦,若慈父之对孝子。如今小邦被虏贼所逼,就如孝子为强寇所劫,则慈父也必能谅解孝子之困厄也。”

    朱由检见这鲜国使者你一句,我一句,一唱一和,说得如此卑微,顺着自己的话头,不但承认无能,还把鲜国说成孝子,可怜无比。

    自己猛力一拳击出,如同打在一团棉花上面,全然不受力。

    毛文龙和鲜国使者打交道得多了,对鲜国使者的这幅乞怜模样倒是见怪不怪。

    他知道鲜国君臣向来如此,嘴巴上甜言蜜语,说得动人无比,实际上各种坑害明朝的事情,照干不误。

    “若真是兵弱难敌虏贼,本帅又岂会苛责。实是汝国君臣对虏贼毫不防御。去岁虏贼分兵,攻义州同时突袭铁山,汝国边臣尹暄,李莞勾结虏贼。将东江在义州外设拨夜哨探尽数袭杀。虏贼袭击铁山、云从,也是汝国为向导。”

    说到这里,毛文龙遏制不住怒火,对尹暄,李莞痛骂不绝。

    金启宗、成俊耇脸露尴尬之色,待毛文龙痛骂停顿时,金启宗小心翼翼道:

    “老爷指责的边臣,或已革职,或已死于贼手,老爷气量宏大,何所不容?”

    毛文龙一挥手道:

    “国王信用小人,心思不在御虏,反在防范本帅,错已铸成,这等也不必说了。若说民气衰弱,有心无力,也未必。”

    “郑凤寿也是贵国人,守卫龙骨山城两月有余,杀伤攻城鞑子不少,鞑贼攻打不下,只得解围。

    “可见贵国并非无人,民气也并非不可用,只是国王毫无御虏之志罢了。”

    朱由检点点头:

    “毛帅说的好,建虏一来,国王便以逃遁为事,如此岂能不溃?听说去年贵国国王与建虏谈和时,地方上军民还在抵抗攻杀虏贼,怎奈国王率先屈膝求和。抵抗虏贼的军民都是白费了力气。”

    “就连守卫龙骨山城的军民都被汝国君臣逼迫解散迁移,是也不是?”

    金启宗、成俊耇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心中越发奇怪,这个天朝的少年怎会对鲜国内情如此了解。

    他们想要为国王李倧辩护几句,怎奈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也无法抵赖。

    两人沉默片刻,还是成俊耇开口,他决定不和这个言辞犀利的少年多纠缠,还是回到正题,哀求毛文龙归还货船,他对着毛文龙说道:

    “老爷说的都有理,等小邦复了元气,定会设法自强。只是去年遭受虏祸,西边地方残破,百姓流离。那三船货物,是接济西边军民之用,是官货,不是私商货物。若不归还,是绝了西边军民命脉也。还乞老爷大发慈悲,高抬贵手。”

    成俊耇一边说,一边对毛文龙弯腰低头,连连作揖,神情甚是可怜。

    毛文龙见他说得可怜,皱眉犹豫,心想眼下朝廷大笔军饷就要运到,东江倒是也不缺这三船货,或许可以还给鲜国。

    金启宗见毛文龙神情似乎被打动,连忙趁热打铁道:

    “老爷若是不还这三船货物,小邦商人畏惧劫夺,只怕也不敢来皮岛,若是如此,老爷所得少,所失反多。”

    毛文龙眉毛一耸,这金启宗是在威胁自己。但这确实也是他担心的事情。

    虽说已有朝廷发送大笔军饷的消息,但毕竟还未到来,万一落空。

    鲜国这方面关系又彻底弄僵,商旅断绝,那对皮岛来说得不偿失。

    这次本来就只是借机敲打一下鲜国,让他们不要和后金走得过近。

    现在说的也差不多了。

    毛文龙正要开口答应还船。

    朱由检却抢先开口道:

    “很好,既然那三船货物是接济贵国西边军民之用,那不如就由毛帅代劳,东江将士核查贵国西境平安道,将这三船货物发放下去,加以救济!”

    他此话一出,金启宗和成俊耇顿时脸上变色。

    原本压抑着的情绪,此时也有些按捺不住,金启宗说道:

    “这如何能使得?鄙邦军民怎能由毛都督核查?”

    毛文龙眸中也闪现诧异的光芒,其实接管鲜国边境地区,他也曾经想过。

    但没有朝廷授权,这么干的话,既会彻底破坏和李朝关系,也会引来朝堂文官的疯狂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了看朱由检,这少年公子虽然似个文人模样,但这态度倾向,却和通常来东江的那些截然不同。汪汝淳说他并非俗辈凡流,倒也不是虚语。

    只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似乎没有想到他刚才所说的接管鲜国西境,后果之复杂。

    毛文龙决定先不说话,看看这方公子如何回答鲜国使者的质问。

    朱由检面对金启宗的质问,不慌不忙道:

    “这如何使不得?贵国是大明属国,国王是大明臣子。毛帅也是大明将领,本当同为大明效力。

    “如今建虏与大明为敌,贵国既然自承积弱,难以抵御建虏。既是如此与建虏接壤之西境平安和咸镜两道,自然当交给有能力抵御者守卫。否则贵国之国土百姓,岂非都要被建虏所用,来与大明敌对?

    “一旦如此,那神庙时数万大明将士为汝国浴血奋战,大明耗费近千万两白银,到头来难道反是救了中山狼不成?”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