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七千册西欧书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暹罗十馆。却无欧罗巴馆。”

    朱由检知道眼下欧洲通用文字乃是拉丁文,来大明的传教士,无论来于欧洲哪国,使用的都是拉丁文。

    当时欧洲的文献,也都是用拉丁文写成。要大规模翻译西方著作,培养拉丁文人才,是必须的。

    “徐先生,这事情你可尽快上奏疏,提请在四夷馆中增设欧罗巴馆,招募聪明子弟学习西字。

    “欧罗巴与其他蛮夷不同,招收学员数量必须多,第一期招生,可先定一百人。至于教师,便可聘请在京城的西洋人。你意下如何?”

    朱由检盘算,目前四夷馆中的十馆,针对的大多是文明水平较低的族群。

    欧罗巴馆放在四夷馆,招收学生人数特别多,也显得不相称。

    眼下只能是权宜之计。

    以后应该独立出来,而且按照西方发展趋势,还应该开设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的译馆。

    徐光启听到朱由检的话,却是大喜。

    他原本的意图,无非是借修历,朝廷能赞助一些经费,翻译部分天文历算的书籍也就满意了。

    但看皇帝的意思,却是真的要大干一场,目的不仅仅是修历,而是全面培养能翻译西学著作的人。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原先的期望。

    他满怀激动之情,当即领命。

    崇祯随即又问道:

    “徐先生,如今京城里热心于格物穷理之学,热衷于西学的士人官员,还有多少,你不妨都带来和朕见一下,共商大计。”

    徐光启拈了一下胡须,沉吟道:

    “关心格物穷理之学的人倒是不少。

    “外省任职的有河南副使李天经、福建右参政朱大典等人”

    “在京城而又热心于此道的有兵部添设右侍郎熊明遇、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前顺天府推官王徵,还有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金声。

    “今日他们正好约定散朝后聚于钦天监观星台,和邓玉函、罗雅谷等西洋陪臣讲论西学历算。陛下若要见他们,可派人立刻去观星台把他们传来便是。”

    崇祯眼睛发光:

    “他们都在观星台?”

    “正是!”徐光启点点头。

    “那好,不消他们进宫。朕和先生这就一起去观星台见他们。

    “正好也见见这些西洋教士。”崇祯站了起来,态度急切,便要立刻行动。

    徐光启见皇帝如此心急,竟然要自己出宫去见人,又是愕然,又是欢喜。

    想到自己孜孜不倦倡导格物穷理之学已近三十年,虽然在士子学人之间已经有了巨大影响力,但毕竟还没有从朝廷政策层面,给予有力支持。

    而眼前这位少年皇帝,却是自己的知音,如果再能有力推动一把。

    那自己希望以格物穷理之学,开辟一新局面的愿望,为期不远了。

    想到这里,他觉得热血涌动,鼻子有些发酸。

    若非在陛下面前不可失态,他真想为夙愿得偿,老泪纵横一下。

    这时候朱由检让徐光启等在德政殿内,自己去换套衣服。

    同时命令锦衣卫百户高文彩准备快马和人手,准备往观星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