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强硬(求票票和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集万民之气运者方为天子。

    成万民之愿望者方为天子。

    佑万民之安危者方为天子。

    天子,从来都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

    当天子抛弃百姓的那一刻,百姓也必将抛弃天子。

    所以,刘义真的屁股不想歪,也不可能歪。

    “他们既然向朕发了战帖,朕不接的话,岂不是成了软弱之君?”

    王弘闻言想劝,却又劝不出口。

    此刻他夹在其中,只觉的快要窒息。

    “传朕口谕,缺席三日者, 皆剥去官身,永世不得启用!”

    “这天下想当官的,不缺!”

    不来?那就永远别来?

    接盘侠, 在这个世界多的是。

    王弘知道刘义真这次似乎是真的动了肝火。

    只是为了世家和朝廷不彻底撕破脸皮,王弘还是向刘义真跪求一道诏书——

    《求贤诏》

    求贤诏最早源于汉太祖高宗皇帝刘邦。

    当时西汉刚刚定鼎天下,刘邦此诏一出顿时让关东无数士子趋之若鹜的前往关中。

    但细翻史书,刘邦在世时压根没重用过任何一名士子。

    何况刘邦这么一个“平时轻慢学士大夫,至取儒冠溺之”的老流芒,你指望他突然转性?

    那刘邦为什么要发布《求贤诏》?

    真相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后世着想。

    西汉建国之初的那帮勋贵,说不好听点就是些贩缯屠狗之徒。

    让他们打天下行,坐天下……还是算了吧。

    但这些人的势力当时已经足以和皇权分庭抗礼,刘邦也已经老了,不见得再能和这些老部下打一场,于是便巧妙的放关东士子集团出来制衡这些开国勋贵,维持平衡,稳定皇权。

    所以太祖才说过,刘邦是历代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

    这种手段,哪怕是最精明的政客也不见得能使出来。

    后来两汉历次的《求贤诏》,包括魏武帝曹操那著名的《求贤令》。

    这些诏书压根和求贤求才没关系,背后都是政治。

    曹操坐拥北方真的就无人可用?那刘备算什么?

    曹操不是没有人才可用,是没有出身寒门,背后没那么多利益牵扯的人才可用。

    比如司马懿,比如杨修,再比如荀彧……

    这些人的才华在那放着都快把人的眼睛亮瞎,问题是曹操敢毫无保留的相信这些人吗?

    若非如此,他对于郭嘉也不至于一直念念不忘。

    现在王弘帮世家们求的《求贤诏》当然也不是为了求贤纳士,而是为了再次给世家敲响警钟。

    《求贤诏》的威力大不大,能不能召来人才先不说,至少能让那些世家知道刘义真的态度,同时也能让他们醒悟过来,他们并非无可替代。

    这也算王弘为世家做的最后一点努力。

    要是他们还不能幡然醒悟……

    算了,刘义真该杀就杀吧。

    这种蠢货留在自家阵营中,还要时刻担心着被他们拖下水,不值得!

    当刘义真的一道口谕和一道诏书发出去后,世家果然也是出现了惊慌。

    世家们没想到刘义真如此强硬。

    他就不能安慰安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吗?

    他知道我们为了对付他有多担惊受怕吗?

    现在这么硬,大家以后还怎么相处?

    一时间,原本强硬的世家顿时陷入纠结当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