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受死亡管辖的虚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到:“这本来就是宣传阴间的广告。”

    说实话,灵魂宝石这几天有种三观尽碎的感觉。

    奥斯本集团所有员工都买了保险--这到不奇怪,让他奇怪的是签下字的瞬间契约都还没成立,但交完钱的那一瞬间,这些契约竟然真的成立了...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奥斯本集团契约的可信度已经达到了笃信的地步...

    “这没道理啊...”灵魂宝石有点怀疑人生。

    它清楚的知道要想培养一个信徒其实并不容易。

    当然,这也和那些有这个功能的家伙们的挑剔个性有关:英灵殿只会接纳“战士”;天堂只会接纳“真正的信徒”诸如此类。

    模湖的标准本身就让人难以维持信仰,而且这些标准...其实还挺迷惑的,而且很灵活,人们不喜欢信仰双标的东西,除非双标的是自己。

    但奥斯本集团的服务不一样,交钱,签字,交易完成,契约也就完成了,基于奥斯本集团良好的信誉,这些人甚至都不会怀疑一下。

    天堂有好几层,奥斯本集团的死后保险根据交的保费也分成好几种。

    最低级的意外死亡保险,死后可以通过托梦之类的方式和自己的直系亲属完成告别。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加钱添加告别对象;又或者加钱观察死后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变化;甚至于加钱复活...

    当然,加钱复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支撑得起的--而且这个项目还没经过实验,理论上比较复杂。

    实际上为了让死后世界保持逼格,除了基础保险服务外,大部分定制项目都不便宜。

    “这,就是资本主义。”哈利调侃地说到,在收集信徒方面,主义可不比宗教弱。

    这个灵魂宝石就是没见识,应该让它看看那些在股市里砸的倾家荡产的赌徒。

    不过钱什么的对它这样的实体来说没什么意义,如果具体到对赌它就很能理解了。

    “哼,你不要太得意--你签下了这么多契约,你的‘虚境’真的能支撑这么多灵魂吗?一旦出现失误...呵呵。”

    从“死亡”手上截获灵魂并不简单,在灵魂宝石的认知中,规模越大的死后世界,就越可能被真正的“死亡”注意到并制裁,所以神灵掌管的死后世界容量其实不大。

    这也是那些神灵不喜欢说明“上天堂”标准的原因:

    只要我的标准不清晰不透明,死后的人我不想接,就可以说这是他还不够格,然后再抓几个影响力和名气都很大的人吸收进死后世界,稳固其他人的信仰。

    奥斯本集团清清楚楚的将契约摆在了台面上--一旦失效,那对于契约的基础--信用,可是毁灭性打击。

    总不能说这个“意外死亡保险”是灵活担保吧?那还买个屁保险。

    听到这个,哈利神秘地笑了笑。

    就在保险业务开展的几天内,已经有不少死刑犯被签约处死以验证死后保险的可行性了。

    也是通过这几次实验,哈利发现了一件事:

    虚境空间可以无限吸收这些死后灵魂,而且不会被灵魂宝石察觉到。

    换句话说,虚境不处于死亡女神管辖,是真正的外来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