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偷牛贼比李茂贞要难对付得多,一旦长安与成都撕破脸,光靠李保和杨守亮他们,也难以应付大局,若是陷入战争泥潭,形势很有可能向历史上那样演变。

    为了防止这种局面,李晔得派强力宰相督战前线,还得连续向四川增调兵马,李晔现在是有兵,而且规模不小,但战斗力尚未形成,根本打不了恶仗。

    如果把这样的军队派过去,有极大可能变成前线将领的私人军队,历史上韦昭度伐川就是这样,朝廷虽然出动了大量军队,但大部分都被渗透策反了。

    李晔这回给了李保四万神策军,除了让这些新军和武学子弟拿吴自在见血,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跟王建试探性交手,以此观察王建的实力到底如何,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全面开战。

    李保和王建打起来,或是杨守亮和王建打起来,朝廷对外都可以用火拼二字解读,这是他们的私人恩怨所致的冲突,跟朝廷没关系,基本上也不会影响长安与四川的友好关系。

    但全面开战不一样,如果朝廷按照流程对西川全面开战,那天下人都会关注这场战事,要么王建被朝廷干掉,要么李晔一朝回到文德年,朝廷沦为各方笑柄。

    所以按照李晔的战略,在绵州确定归属之前,朝廷须对王建施行绥靖政策,但现在看来,主战派已经占据了上风,刘崇望提到张浚奏章,则说明他也是主战的。

    李晔陷入沉思,朝会跟着了沉默。

    刘崇望既然主张开张,见李晔不语,便出列分析形势道:“建所恃者惟东川军弱与西川民多钱足兵多,若山南东西及陇右京畿关内四道军马协同,则建无能为力,苟伐岐旧镇听命统兵入川,朝廷以兴元绵剑为后,诸道大军水陆并进,川南二镇配合,则建必成擒矣!”

    李晔听罢,叹息道:“绵州战事未决,朕认为不可操之过急。”

    刘崇望再建道:“即使不立刻诏讨王建,朝廷也应当做好与王建开战的准备,所以臣以为陛下应立即遣使山东崔胤,使金、商、房、忠义军、奉义军等备,同时遣使陇州让张相公在陇右整顿军马,再催促防御使郑延昌尽快将定初元年的供奉和两税转运入京。”

    “一旦大兵四起,朝廷再无回头余地,且容朕思量再三。”

    在没有收回绵州的情况下,若是李晔过早露出翻脸的迹象,王建很有可能跟吴自在狼狈为奸,一同抗拒李保,到时候别说收复二川,绵剑重地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王建肯定要打,但得等到李保和杨守亮进入巴西。

    刘崇望见李晔还是不答应,又拱手争辩道:“陛下,王建……”

    “此事容后再议,朕乏了。”

    李晔使了一道眼色,高克礼立即唱道:“退朝!”

    一般来说,重大决策都是皇帝和宰相在延英殿举行,但对于如何处置王建的议题,由于大婚耽搁了几天时间,李晔并没有召集宰相定调,所以才造成了刘崇望的误解。

    王建攻取梓州的消息早已传到长安,但李晔却因为沉溺女色而没有召集宰相商讨这事,刘崇望多半是以为李晔打算捏鼻子认了,所以冒冒失失的把这事拿到朝会上说,这才造成了紫宸殿上君臣意见不一的尴尬局面,以刘崇望的政治觉悟,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今天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也是因为他急李晔之所急导致的。

    李晔不怪他,但对他顶撞自己的举动有些不满,这才生闷气离场,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刘崇望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随后返回衙署召集兵部官员议论西川战事诸项安排。

    是日下午,刘崇望进《请准兵部式依预定初格置跳荡及第一第二功状》。

    “开元、会昌格:每获一生,酬获人绢十匹。”

    “右缘并无军将、官健等第,稍似不备,依照文德以后府库状况,今请,获贼都头,赏绢二百匹,获贼正兵马使,赏绢一匹,获贼副兵马使、都虞侯,赏绢七十匹。”

    “虞候以上,仍并别酬官爵,如是官健,仍优与职名,获贼十将,赏绢四十匹,获贼副将,赏绢二十匹,获贼赤发儿及杨守厚挽强士及吴自在新召宅内突将,赏绢十匹,获贼长行,赏绢二匹,如是土装团练乡夫派丁徭役之类,不在此列。”

    “.……”

    “臣等商量,比来大阵酬赏,只是十将已上得官,其副将已下至长行并无甄录,今但与格文相当,即便酬官,如获吴自在首级,赏绢四百匹,金五百,银一千,进诸卫将军。”

    刘崇望奉命主持东川战事,对此亦是相当关心,为了激励前线将士,为了早日拿下绵州以便做伐蜀准备,刘崇望根据财政状态开出以上赏格,奏请李晔请求施行这份状文。

    杜让能没有反对,那说明财政还能支持,於是李晔照准了,通过紫宸殿今日早朝之事,李晔也认识到,是时候把王建这家伙拿到桌上讨论一下了,至少得先把各项预案做好。

    进完这份状文,鉴于东川战事迟迟未决,刘崇望又上表总结了朝廷讨贼失败的经验教训,一是各镇出兵才离开边境就要由朝廷负担军饷,则藩帅迁延不再进军,或是取得一县或一寨就以为胜捷,然后驻师逗留不前,因此多是出兵无功,故而奏请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张威径取魏城,凤翔节度副使杨守亮直取巴西,蜀王直逼巴西,一路不再攻取县邑。

    李保为了求稳,一路是挨着打,遇到县城都要进去看看,很是耽搁时间,他这种打法引起了刘崇望和兵部的高度不满,要不是考虑到李保是宗室,刘崇望早就奏请换人了。

    二是监军干预军政,束缚了将帅的手脚,导致将帅指挥不力。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回李晔派出了很多宦官监军,想必是有前线将领私下找刘崇望诉了苦,上这道奏章之后,刘崇望又和枢密使高克礼商量了几件事,一是监军不得干预临阵军事,二是只能取少数兵做自我防卫,三是监军使赏罚与将帅一视同仁。

    “如此,号令既简,将帅得以施其谋略,故所向有功。”

    看完这道奏章,李晔同意了刘崇望的第一个建议。

    至于监军不得干预军事这一要求,李晔并未答应,被派往东川前线的监军们只有听事之权,旨意中也明确量化细分了监军使的职责,其中没有指挥作战这一项。

    估计是前线有将领对监军执法不满,这才找刘崇望诉苦,可话又说回来,若是这些将领或是部下军头真的没犯错,这些已然没有了兵权的监军们,又怎会冒死找他们的麻烦?为了不走入历史上韦昭度的老路,李晔必须保留派放前线的监军。

    第三份折子是齐晋上的,齐晋之前认为武定杨守忠出兵迟缓,於是李晔命龙剑杨守贞和天威李忠国向武定方向移动,杨守忠大惊,害怕引起内部军变,仓皇出师入川参战,齐晋这回报告的就是杨守忠的情况,说是所部已经进入了剑门关。

    批完案头如山般的奏折,暮色已经笼罩大明宫,李晔伸了个懒腰,迫不及待前往含象殿看裴贞一。

    面对裴贞一这个极品,李晔昨夜根本管不住自己,各种花样跟她玩了一宿。

    “早上就说想睡觉,现在该不会还在睡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