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新君的雷霆之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还有嘎腰子的呢!

    可是高价收取毕竟不是常态,也不是大宗交易该有的价格。

    掌柜的来到账房,对账房先生吩咐把四百六十五贯钱换成银币交付。

    账房先生眉头紧皱一脸担忧的道:“掌柜的,我瞧着这位陈掌柜眼生,不是咱们的常客,这要是把东西给他……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掌柜看了他一眼,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少爷吩咐的话你忘了?这些东西若不走先散出去,以后再想散就不容易,

    再说了,现在还能够有五成的利,以后呢?要是利润少了,少爷怪罪下来怎么办?”

    “掌柜的,可是我还是担心呀,还是照老规矩选几个熟客吧,这样稳妥一些……”

    “熟客?铺子里面的熟客都散了,那还有熟客?再说了他是个外乡人,一两天就走了,不会出问题的……”

    不仅仅是王义,掌柜这几天对知根知底的熟客散了不少,已经没地方散了。

    掌柜也知道他的担心,凑近了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商量的是五成利,账上就写三成就好,只要有利,少爷是不会管这个的,你我二一添作五,如何?”

    “嗯,都听掌柜的!”

    二人相视一眼,脸上都泛出了笑容。

    掌柜和账房先生是打工的,在店铺里面也是属于互相牵制的关系,就是为了避免有人中饱私囊。

    可掌柜要是和账房串通起来,呵呵,这里面能够上下其手的地方就太多了!

    而且二人都明白,如果不趁着银币抢手的时候散出去,等到几乎人人都有,谁还稀罕你的?谁还会花高价购买?

    这样一来,利润直线下降啊……

    如果少爷赚的都少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利润空间?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出手,尽快套现,先把银子赚到手再说!

    至于风险,这种事他们做过不是一两次,次数多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所以二人达成了共识之后,掌柜的就取了银币来到后堂交给王义。

    当王义满脸喜悦的打开钱袋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白花花,可是还没有等他享受完高兴的情绪,

    就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银币分量不对!

    入手明显重了!

    王义心头一震,努力克制自己不露出来破绽,定睛仔细观察银币,发现银币的颜色也不对,明显有些暗淡,

    “这里面肯定是白金(锡)用多了!”王义在心中暗道。

    压住心头震惊,努力保持灿烂的笑容,“掌柜的,这些银币……呵呵,按照咱们商议好的价格,再减两成吧!”

    掌柜看他那副了然于胸的神情,就知道他看出来了什么,不动声色的说道:“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和和气气才是最重要的,您说是不是?减两成就减两成吧,就当交您这位主顾!”

    掌柜又让账房多拿了两成的银币给他,王义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掌柜当真痛快!好好好,那在下就告辞了,后会有期!”

    掌柜的眨了眨眼睛,他确实有一点儿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也回了两句客套话,就把王义送出了铺子。

    站在铺子门前,掌柜的一时有些失神,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上来。

    账房先生来到他身旁,低声道道:“掌柜的,被他给看出来了?”

    掌柜皱眉道,“嗯……看出来看不出来都不重要,不用管他。”

    既然是假币,被人看出来也是一件常有的事。

    可有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潜规则,你知我知,然后心照不宣。

    银币是假的,可别忘了做假币生意的在购买假币时,掏出的也是真金白银!而且价格有时候还不便宜!

    那些“熟客”也知道是假币,可他们为什么还要?

    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在资本论中就有这样的名言,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一倍的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三倍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大人,大人……”

    王义来到驿站偷偷亮出令牌以后,就有人立刻向马和通传,来到他所居住的屋子王义就急不可耐的嚷嚷了起来。

    马和道:“我听得见你小点声!你怎么大白天过来了,也不怕别人看见漏了身份!”

    “我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王义着急忙慌的走上前,“大人你看,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让你这么……”马和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他从皮囊之中掏出一把银币,入眼一瞥,马和就看出了端倪!

    “这银币是假的!”

    “大人请看!”王义把银币递给他。

    马和赶紧接过来仔细打量,“分量不对,明显重了,颜色也不对,分明就是白金用多了,还有黄铜,里面的白银很少,恐怕连五成都不到……图案文字也不对,根本没有真币的精美……”

    王义哗啦一声把皮袋子里的银币全到在了桌子上,马和心头一惊,“这么多银币,你从哪儿来的?!”

    如果假币只有三两枚那也到罢了,说明就算仿制,其规模也不成气候。

    但是那么多银币堆在桌子上,明显就是有人在大肆仿造!其规模不知道有多么大!

    良币驱逐劣币,可有时候劣币也能够把良币的信誉给搞垮了!

    如果满大街都是这种假币,那假的也成真的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呀!

    到时候就算你手里拿着真币,别人也会怀疑其真伪!

    陛下登基帝位,虽然没有明着说改革,没有明着说“驰用银之禁”,可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宣武元年,新君的第一项大政!

    如果让陛下知道了,就是雷霆之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