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脸上抹黑的铁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看你是太过懒惰,不肯为殿下分忧!”

    谷興

    话虽这样说,可是他们二人谁都清楚,吏部对于储君的重要!

    “好了,别斗嘴了。”

    朱允熥吩咐说道:“齐泰,你尽快查看一下天下官员的档案,还有他们在任上的风评如何,

    是沽名钓誉,还是真正为百姓做主,为朝廷分忧,看看哪些人可以重用,把名单给我。”

    “殿下放心,臣一定详细查看。”

    国子监,乃是在鸡鸣山下。

    国子监创于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就是为了培养人才。

    后朱元璋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洪武八年,在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不过后来撤销了,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

    因此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八千余人。

    朱允熥和齐泰、铁铉身穿太学生的衣服,走在国子监里面。

    此时正值午后,还没有开始上课,因此有许多太学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

    或是有说有笑,或是正在辩论,或是悠闲自在,

    有助教经过的时候,他们有的会停下来躬身行礼,有的却只当做没有看见,继续玩乐说话。

    其实按照国子监的规矩,学生如遇教官出入,监生“必当端拱立俟其过,有问即答,毋得居然轻慢”。

    就是说,遇“教师”出人教室,监生要站立道路两侧,并向他们请安,不得造次无礼。

    可他们却没有把规矩放到眼里!

    还有的学生,却跑到别的班里面串门儿,趴在窗户上招呼别的别班的学生。

    有几个太学生满脸通红,走路有些趔趄,迎面走来的时候,隔着十几步就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酒味!

    朱允熥眉头微皱,道:“铁铉,你之前也是太学生,也是这般荒唐胡闹吗?”

    铁铉满脸窘迫,尴尬的说道:“三爷,我以前可是用功读书的,不曾胡闹……”

    “恐怕你也难以独善其身吧!”

    朱允熥说了一句,继续往前面走去。

    等到上课的时间到了,这些学生才不紧不慢的前往课堂,显得非常拖沓。

    朱允熥又带着二人,一个堂一个堂的看过去,他的眉头也皱的越深。

    本来国子监十分注重礼仪制度教育,从着装、容颜、言谈、行为等多方面对监生进行培训。

    课堂上也有课堂上的礼仪,监生在监读书上课时,严格按照监规去做。

    可是朱允熥看到的却不是这样,课堂虽然还不至于乱糟糟,可是也没有多少的恭敬严谨,

    一些学生依旧在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根本没有流行听教谕的讲说。

    还有的监生身穿绫罗绸缎,极尽奢华,手中的折扇,身上悬挂的玉佩,无不彰显着奢靡的气息。

    几乎在每一堂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形,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

    朱允熥不满的说道:“铁铉,国子监在上课之时有何规矩?”

    铁铉看了看身旁的齐泰,向他投去求助的目光,齐泰赶紧看向别处,根本不做理会!

    想让我替你顶雷,没门儿!

    谁让你出身太学生,活该!

    铁铉没有办法,只好挠了挠头皮道:“三爷,按照监规,对学生们需当对先生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有什么疑问,也要举手请教,不可随意开口……”

    “诸位监生的衣服头巾,也要务必依照朝廷制度,不许穿戴常人巾服,免得与众混淆……”

    朱允熥不悦的说道:“那我为何看到了绫罗绸缎,锦衣华服?这难道是朝廷的规矩吗?!”

    “自然不是,三爷恕罪……”

    “继续说!”

    铁铉觉得喉咙堵塞,非常难受,暗暗清了清喉咙,这才觉得气息通畅了许多……

    说道:“先生会讲时,监生要规规矩矩听讲,要端正严肃,衣着整洁,不许燕安怠惰,更不能脱巾解衣,喧哗嬉笑……”

    朱允熥回过头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顿时让铁铉觉得无比心塞!

    若不是殿下在场,铁拳恐怕就要破口大骂了!

    这群学生真是混账!让我也跟着吃瓜落!

    你们简直就是在给太学生抹黑呀!

    铁铉来不及疗伤,就听见前面一個堂中,传来一片喧哗之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