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谨身殿奏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千余临时集结而来的部族乌合之众,在云国大军面前,便显得脆弱无比一场战事前后不过一个多时辰,云军便已经开始打扫起战场来王策领着一众使团使臣,来到来援云军主将面前,齐齐俯身一礼,感谢道:“礼部员外郎王策,领使团众人,多谢将军施以援手”

    来援云军主将此时转身过生来,露出了格外年轻英武的面,亦是抱拳回礼,极为客气地道:“前军都督府偏将姜维,见过诸位大人我奉上命驻守象州,护卫使团,本就是职责所在,诸位大人何须多礼?”

    来援之人,便是姜维在击败吐朗氏,收复象州三县之地后,他便因功升迁至偏将职,负责镇守象州边境王策依旧弯着腰,难掩感激之色,开口道“若非是将军来援及时,我等使团必将覆灭干此,更使国家蒙羞啊!”

    “也是王大人机警敏锐,能够提前预知,派人通知到我军驻地,一路领路而来否则,我也不能及时领兵至此啊”姜维露出笑意,连忙摆手道此话一出,一众使团中人,包括王策,都是为之一,有些茫然地看向姜维王策眉头下意识地皱起,回道:“派人?姜维将军是不是弄错了?我并非来指南随着王策说完之后,姜维亦是眉头一皱“没有派人?那此前前来通的……”

    话未说完,姜维猛地一沉,当即喝道:“速去,将通之人带来!”

    “是!”

    身后士连忙应了一声,转身而去稍过了一会儿之后,便将刚刚前去的士快“报将军,传信那人、那人不知什么时候,足顿时之间,在场众人脸色齐齐一变姜维反应最快,当即咬着牙,道:“该死,这是被人算计布局了!”

    这一定都是早有计划的,否则怎么可能有人,能够提前数日前去象州报信?

    若非这次粘杆处侍卫们提前发现了不对劲示警,若非事使团依仗营地防守了很久若非是他散出的诸多探马察觉到了这个方向的动静…

    若非是以上诸多因素,姜维前来这里的时候,应该看到的,只有云国使团上下的尸体,以及未曾逃窜多远的羊同部骑兵设想一下,若是姜维此时看到的是使团尽皆覆灭的结果,就算他再清醒冷静,也绝对会怒上心头,奋起兵马,就算杀入吐境内,也要将凶手屠带进,来给当今下一个交代这显然是一场,将两方都算计进去的局!

    都不用证据,只看结果便能够定,这背后绝对是夏国在作,只为了想尽办法挑起云国与吐之间的矛盾而此时的王策,自然也是与姜维想到了一块去了他当即上前一步,急声道:“将军,使团之中的那些吐贵族们呢?

    姜维闻言,连忙道:“都被带走看押起来了!其中还有一会儿,形迹可疑,已经被单独看押起来根据使团之中其余吐人的交代,那些人是吐羊同部的头人”

    说到这里,姜维声音一沉,继续道:“而根据问战俘所知,刚刚进攻使团的,正是羊同部的骑兵!”

    听到这里,王策眼中更显凝重,当即扭头,看向身后的粘杆处侍卫,开口道:“速速将此事,回下!如何对待与吐之间的关系、羊同部首领如何处置、吐使团是否还要入京,这些都要下亲自定夺!”

    “是!”粘杆处侍卫当即抱拳喝道夏国,金陵城谨身殿中,已经穿上金色龙袍的,端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殿中文武大臣争论着“如今西南防线之上,少有精锐驻守而云军则兵锋正盛,难以阻挡朝中应当抽调北境兵马,前往西南之地驻防,方可万无一失!

    “误国之言!北境突虎视,若是抽调过多兵马,北境安危又给如何?而且北境距离西南太远,抽调兵马所耗费甚多依臣之见,还是应该就近抽调地方驻防兵马,配齐兵甲,着令多加操练,以此加固西南防线才是上策!”

    “若是如此,征兵、粮草、兵甲,又要耗费良多国库空虚,只怕是难以为继!

    “那便在江南、关中等富之地加征税收,以防不测!”

    “税之事,事关朝局稳定,应当三思而行,不可随意摊牌,以免百姓心生怨啊……

    “下,依臣之见,如今朝中各处紧缺人手,当务之急,应是尽快选拔人才,充实朝中否则下之命,该由谁去督办处理?

    ”

    虽然争吵不休,但此时朝中众臣所言,皆是专心为国谋划,倒是没有半点相互党争的意思所以也便一直端坐在龙椅之上,直没有出言阻止而就在这时候,便听到一名太监,小心翼翼地凑到了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眉头一缓,重重地咳一声:“咳!”

    与其余那些刚刚登基的皇帝不同,在老夏皇的铺路之下,那么多斩首、流放、抄家、为人的朝中官员,便是他自身威势的来源只是一声咳嗽,殿中争吵的众臣,当即停了下来,恭顺地站回了原地,低头弯腰,等候着的出言“身为皇子之时,久在军中效力,很清楚每逢战事之前,一应物资、粮草、军械,都要准备妥当,方可确保战事顺!但这些东西,确实需要官督办“所以认可司空刚刚之言,当务之急,应该是先选拔人才,充实朝中云国虽与我大夏敌对,但其科举制度甚好,可为国提拔大量人才有意,于今年仿照云国之例,举行科举,招人才为国效力!”新笔趣阁

    双眼环顾在场众臣一眼,沉声道:“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殿中的众多朝臣,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是愿意的!

    如今的察举制度。举荐、选拔人才,都地依靠朝堂百官出面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