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度牒和善世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赶,生怕晚来一步,误了陛下的交代。幸好,幸好,赶在方丈入京之前送到了!”

    “度牒?”惠启疑惑道。

    楚鲤闻言,连忙解释道:

    “啊,这度牒,是陛下为佛门弟子准备的身份凭证。此前国中上下,时常有山匪贼人冒充僧人,败坏佛门清誉。各地官府有意严查,却又担忧冒犯大德高僧。是以陛下,颁布度牒,一次核验僧众身份。持此度牒者,不需服役、纳税。行走云国,可证明身份,使各地官府不得为难。”

    度牒,又是萧承抄作业的产物。这东西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东西,是当权者对宗教的限制手段。

    表面上看,度牒好像不错的样子,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还不需服役、免税。

    但实际上,度牒发行,掌握在朝廷手中。只要朝廷有心,完全可以不需要别的借口,只需要严查没有度牒的假僧人,即可打击到佛门。

    当然,这东西的厉害,这些僧人还没有能够认识到。

    惠启身后的一众和尚,此时听到楚鲤所言,眼中皆是一亮,忍不住看向这个木盒。

    什么不需服役、纳税,那都是佛门弟子原本就有的特权,算不得什么。但佛门弟子或是苦修,或是游历,又或是为寺庙师伯办事,时常需要行走天下。路途之上,难免遇到些麻烦事。若是有了度牒,自然少了很多的麻烦。

    惠启这边,却是眼皮微微一动。

    他连忙示意智通接过,自己方才伸手取出木盒之中最上面的一张度牒文书来,翻开一看。而这最上面的那本,恰好是惠启的度牒。

    小小的文书之上,写明了惠启的法号、修行寺庙、相貌特征。其详细情况,让惠启暗自心惊。

    只看木盒之中的文书数量,应该恰好对上自己所带来的一众弟子。

    惠启带着的弟子,并非是什么佛门暗中培养的精锐,但也都是自云国各地大寺之中调来的佛门精锐。

    这么短的时间便能够查明他们的法号、出身、相貌特征。只从此看,便知当今皇帝手下的特务机构,是如何厉害了!

    惠启深深地看了一眼木盒之中的度牒,却是没有多说什么,对着楚鲤再一行礼,口中道:

    “阿弥陀佛,老衲仅代佛门众弟子,多谢楚公公。”

    楚鲤这时候不敢受礼了,连忙一让,摆手道:

    “这是陛下的吩咐,我只是个办差的。方丈若谢,还需感念陛下的恩德。”

    惠启旋即又对着中庆城的方向,恭敬地一礼,道:

    “老衲,多谢陛下恩典!”

    楚鲤笑容满面,道:

    “此前虽有感业寺之事,但陛下对佛门大德,依旧信重。如今感业寺不存,陛下为了方便佛门僧众落脚,已经设立善世院。我前来之时,已有不少高僧入住。方丈亦可前往安置,若是陛下得空,说不定还会亲自接诸位大德呢。”

    智通闻言,心中疑惑,开口问道:

    “不少高僧?敢问公公,何来的高僧啊?”

    楚鲤闻言轻笑一声,道:

    “诸位亲去,一看便知!”

    智通心头一紧,连忙道:

    “还是算了!我等早有安置之处,多谢……”

    话音未落,惠启突然打断道:

    “如此,便还请公公带路吧!”

    智通闻言,猛地一愣,连忙拉着惠启的袈裟,小声道:

    “方丈!”

    方丈啊,虽然论年纪,您比我爷爷还大。但您涉世未深,毫无警惕之心。当今云国的这位陛下,咱们得躲着点啊!

    惠启神色从容,淡淡地摇了摇头,道:

    “陛下一番好意,岂可辜负?”

    智通心急如焚,还欲再劝。但看身边一副笑面虎模样的楚鲤,又悻悻地闭上了嘴。

    惠启看着智通忧心忡忡的模样,心中更是了然。这让佛门之中忌惮无比,涉及感业寺之变的幕后之人,果然就是当今的云国皇帝。

    但就算如此,惠启还是毫无畏惧之心。因为他知道,要是想查清楚感业寺之后的真相,必然不可能躲着皇帝。

    与其之后再找上前去,不如就此受邀入那善世院。到底是皇帝相邀,若是自己在里面出事,岂不是更落人话柄?

    听到惠启之言,楚鲤倒是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笑着道:

    “既然如此,那便请吧!”

    众僧人,旋即在楚鲤的带领之下,朝中庆城中而去。

    自入城开始,惠启便不由得默默地打量起来。

    上百僧人齐齐入城,门口守卫的城防军果然如临大敌。便是楚鲤一副宫中侍者的打扮,身边还有禁军护卫,也不曾让城门士卒有所懈怠,坚持要对一众僧人严加盘问。

    直到惠启示意智通出示刚刚到手的度牒,被城防军细细检查核对一番之后,方才放行。

    入城之后,一众百姓,皆是不断打量着他们这太监、禁军、和尚组成的奇怪队伍,时不时地还窃窃私语几句。

    往常的和尚们,也并非从未享受过一众百姓的注视礼。

    但和尚门以往遇到的百姓,眼中乃是尊敬崇信之情,注视而来,让一众僧人颇为受用。

    但今日遇到的这些百姓,目光之中,却是有狐疑、有好奇、有探寻之色。甚至隐约,还听到有些冒犯的戏谑之笑。

    这些目光,让和尚们浑身不适,这是他们在云国别的地方,都感受不到的感觉。

    舆论战,还是很有用的!

    在遍布各酒楼、茶馆的小说家门人的努力之下,不少故事之中,都多了和尚的身影。

    还算正经的茶馆酒楼,无非就是说的江湖演义之中,或是多了位杀人如麻,罪孽滔天的恶僧,或是多了性烈如火,因义愤杀人,之后遁入空门以防被官府问罪的酒肉和尚。

    嗯,若是不正经的酒肆之中,什么灯啊草啊和尚,什么浮生障情录啊,颇为受欢迎呢。

    除此之外,市井之间更是多了不少和尚杀人越货,什么求子庙的传言。

    潜移默化之下,目前虽还未真正动摇佛门根基,但也可以称得上一句未来可期!

    感受着一众百姓的视线,惠启眼皮直跳,却还是面色沉着,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匆促的脚步之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尽是身穿甲胄的巡防营士兵,此时快步赶来。

    一尖嘴猴腮的男子跟在为首将领身后,指着惠启一众,道:

    “将军,草民说的就是他们!都是和尚,而且形迹颇为可疑!”

    将领点了点头,道:

    “好,若是真有蹊跷,自有你报信的奖赏!”

    惠启眼角一阵抽搐,脸色终于忍不住沉了下来。

    在云国国土之上,数百年来,僧人何曾受到如此不堪的对待!

    这到底是感业寺坏事做绝,民心丧尽?还是背后的有心之人,故意引导民意?

    这一趟中庆城,是来对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