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人性的复杂,有时候用逻辑是推理不出来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紧接着,他又懵逼了。

    这第六名亡国昏君,竟然是他......?

    “这一年的四月,刘子业的父亲刘骏胜利,做了刘宋的皇帝,他也跟着荣贵,被立为太子。”

    “他九岁时,就住进了东宫,在居处上,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太子地位。”

    “他十一岁时,还在刘宋皇宫的崇正殿学习过《孝经》。”

    “这种学习的过程,既有老师的教习,也有刘子业自己对所学《孝经》内容的讲解。”

    祖龙坐在章台宫内,一边处理着政事,一边时不时地抬头看向视频。

    《孝经》?

    孝经的内容,当然是讲“孝”。

    祖龙也曾阅读过孝经,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读的孝经,与这少年皇帝所读的孝经是不是同一本。

    祖龙虽然对儒家学说不屑一顾,但也有所赞赏的地方。

    比如——

    通过孝,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维护国家的秩序,所谓忠君。

    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和睦家庭关系,所谓事亲。

    从个人来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休养,所谓立身。

    既然这少年皇帝小小年纪,就有过对儒家经典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学习。

    那么,为什么,后来,他可以离经叛道到十分荒唐、荒谬的地步?

    祖龙瞅了一眼一旁帮忙他处理政事的扶苏。

    自家扶苏天天学习这些儒家的东西,越来越仁慈。

    怎么那少年皇帝,却是成为了暴君?

    思索良久,祖龙叹了一口气。

    这大概也和那少年皇帝的性格有关。

    扶苏天生仁慈,自然与那人不一样,又如何能作对比。

    事实上,祖龙没有猜错。

    史书里面,对刘子业的性格描述,有两个词。

    一个是“性狷暴”;另一个是“少禀凶毒”。

    也就是说,刘子业的性格特点如下:

    1、胸襟狭窄。

    2、性情急躁。

    3、性格暴躁。

    4、从小就凶残。

    5、骨子里就歹毒。

    如果从这些性格特点来理解刘子业,似乎多少找到了一些原因。

    但是,刘子业的这些性格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是天生的?

    是遗传的?

    是后天学坏的?

    是受了刺激造成的?

    还是别的什么?

    人性的复杂,有时候用逻辑是推理不出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