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安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规模恒星际远航,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技术和能力,还需要足够的利益驱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具备20%光速大规模远航的能力,来回一趟南门二星系,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话,需要40余年的时间。这个代价虽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仍旧是如此的巨大,那么,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的话,我们去南门二星系做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去南门二星系?

    去旅游吗?

    就算太阳系人口数量到达上限,处于战争边缘,那么,人们是认为通过战争来减少人口简单,还是发动数量高达数百亿上千亿的人们,远航几十年时间移民到南门二星系去简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

    所以,我认为,如果强人择原理正确的话,大规模恒星际远航除了必要的技术和能力之外,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而结合我们的预测,最大的利益最可能是什么?

    有什么是我们所必须,完全不可或缺,极端重要,但太阳系之中却十分稀少,只有在南门二星系之中才能获取到的资源?

    答案很简单。我认为是超铁。超铁这种资源,完全满足以上种种要求。

    所以,虽然现有的理论并不支持超铁会在红矮星或者黄矮星双星周边存在,但我仍旧认为,超铁这种重要且珍惜的资源,在南门二三星系统之中大量存在。检测南门二三星系统之中是否大量存在超铁,有助于我们验证强人择原理的正确性。”

    这是许正华依靠逻辑推理,而不是理论预测提前预言了奥尔特云之中存在大量大质量星体之后,以强人择原理为基础,提出的第二个依靠逻辑推理做出的预言。

    相比起第一个预言,这一个预言所面临的反对声音低了许多。人们的下意识反应不再是“这不可能”,而是变成了“那便检测一下看是不是这样”。

    虽然当今时代的人们还未真正进入恒星际远航时代,但仍旧具备许多手段去检测南门二三星系统之中是否如许正华所预言的那样,存在大量的“超铁”矿藏。

    超铁如果散布在星云之中的话,会对恒星射线和穿过它们的宇宙射线造成微弱的影响,而具体的数据则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出来。那么,只要观测数据是否符合,便可以确定星云之中是否存在超铁,存在多少超铁。

    它如果位于某些行星、彗星之上的话,那么,当这种行星、彗星运行到南门二三星系统的三颗恒星与地球之间时,将会造成恒星光度的短暂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凌日。而在凌日之时,人类的超高精度望远镜便可以观测它们的大气系统对于恒星光线的影响,从而间接的确定它们上面存不存在这种矿藏,并粗略的计算出矿藏储量。

    矮行星也是存在大气的,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譬如冥王星,譬如比一些矮行星小一些的月亮。

    除了两种办法之外,人们还有其余至少三种办法来进行观测。而在许正华做出预言之后,人类世界的观测力量便对准了那个距离太阳系有四光年还要多距离的,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世界。

    在大约半年之后,各项观测数据收拢汇总,人们终于可以较为准确,较有把握的公布最终的观测数据了。

    许正华的预言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数据显示,南门二三星系统之中储存的超铁矿藏,其数量远超我们之前预估。并且,相信是由于南门二三星系统特殊环境的缘故,这些超铁矿藏出现了聚集性、表层性的特征,十分便于开采。以一艘恒星际大型货船来回一趟耗时45年时间来计算,其装载满超铁矿藏回到太阳系,将至少会收获十万倍其成本的利润,年化利润率高达30%,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高利贷的利润。如此之高的利润驱动,相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类,就不可能对此不感兴趣。”

    一块钱,投资到这艘恒星际货船之中,45年后就能变成十万块。虽然这其中不可能没有风险,但资本从不怕风险,只怕利润不够大。

    而,如果星际远航采矿成为一项高利润产业的话,不知道多少人会主动要求前往南门二星系定居,两大星系之间的贸易将可以预见的繁荣起来。

    届时,离开太阳系,前往南门二星系的货船,去程可以运载乘客,运载南门二星系所缺少的各项物资,回程则运载超铁矿藏等特产,利润率会更高。

    南门二星系则会以超铁产业为依托,真正发展为人类在宇宙中的第二个家园。由此,人类将真真正正的踏入星际时代。

    面对着最终汇总的观测结果,许正华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感觉。

    “我们人类文明的未来,还真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