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十五年后(上,4k)(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上的,刘协的良心就好痛啊,这样日日夜夜被良心煎熬的痛苦,折磨得他都胖了。

    繁荣之下,必有危机,刘协现在就已经能嗅到危机的苗头了,尽管朝廷再如何努力,终究是做不到汉人与西方人的生殖隔离。

    混血儿在这十五年里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并且数量不少,这玩意就是柴火,数量少的时候问题还不会太大,但早晚有一天会堆积如山,一把火烧塌半边天。

    当然,西域大开发的好处远不止奴隶-武器的简单贸易,目前,印度北部地区基本上都已经沦为大汉的殖民地了,更往南的土地也不是打不下来,而是实在是看不上了。

    目前这里已经是大汉最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基地,由张飞作为总督在此坐镇,地位仅在曹纯之下。

    于是张飞莫名其妙的就又成了文官了。

    每天就是种甘蔗,吃甘蔗,运输蔗糖,再拿这些甘蔗渣酿酒运回去。

    亦或是拉拢分化本土土著,扶持利益代理人和买办阶级,从他们手里收土特产和大型牲畜,再赔钱卖给他们粮食。

    没办法,这里的土地和农民都种甘蔗了,粮食根本就没法自给自足,这也就导致了本地虽然也爆发过几次造反想撵走他们,却是轻而易举的就被张飞反手镇压了。

    反抗军根本就形成不了规模啊,毕竟他们的粮食生产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张飞也知道,这既是他来钳制原住民的手段,也是朝廷钳制他的方式,可如此规模的反抗,莫说是问曹纯求援,一丁点打仗的乐趣都享受不到啊!

    过几年回朝,真的要进尚书台做尚书了。

    欺人太甚了啊!我也想进军机处啊!

    还有一些西域地区的其他殖民地,已经成为了大汉的棉花种植中心,与张飞这头大同小异。

    大汉军队现在的装备越来越精良,军事素养也越来越高,宿卫和洛阳禁军中甚至已经出现了万人规模的,类似于波兰翼骑兵这样华丽却死贵死贵的铁罐头,但真的需要打仗的时候反而越来越少,好不容易见着点能打仗的机会,军中这些将领们就会跟苍蝇见到屎一样的扑上去。

    真没仗打啊!

    这些经济殖民地也确实是让大汉的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提高,城市里的工人们每天工作大概四个时辰左右,工资收入就足以养活一个六口之家,孩子还能免费无偿的受到教育。

    村里人则无不是以进城当做人生奋斗的目标,虽说劳作依然辛苦,但至少衣食无忧,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能喝得起茶,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吃足足两块蔗糖,喝一到两瓶酒。

    一些年长者回忆起当年天下大乱人相食的惨状,再想想现如今这天堂一般的美好生活,简直是恍如隔世一般。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民间为什么会对刘协掀起一股在他看来不正常的,畸形的忠诚。

    不,那不是忠诚,那简直就是变态了的,宗教式的个人崇拜。

    尽管刘协已经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的展现自己的亲民,但是毛用没有,甚至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道教那帮牛鼻子说自己是什么,开元无极万圣十方无量天尊,佛教那帮秃驴说自己是什么菩提伽耶万佛之主。

    远传进来的天主教徒说自己是……不重要,那就不是个“人类”会去信奉的教,目前只流传于奴隶之间,而且只能偷偷摸摸的搞,一经发现就地处死,特别的残暴。

    不过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都不怎么样,鬼知道大汉现在百姓现在信的这个算是什么教。

    百姓普遍认为刘协真的是天之子,在朝廷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前提下,各地城市和县城里还是各自树立起了自己的石像、铁像、铜像。

    一开始,每天都会有老百姓给他的人像上香,却是让刘协觉得格外的晦气:我还没死呢啊!

    结果后来他们就改膜拜了。

    据说,许多百姓在吃饭前和睡觉前还会对着洛阳的方向再叩拜一次,以感谢天子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

    也不知道怎么传的,传来传去就传出来一堆礼仪和规矩。

    更诡异了啊有木有!

    有点类似于倭国的一神教了啊!再这样下去我要成天皇了啊!

    奈何刘协下令查了好几年,校事府那帮废物却始终没能查得到这个邪教的教主以及骨干都是谁。

    这个邪教的势力在国内已经是愈发的大了。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不管是臣民百姓还是军官军将,都在疑惑同一个问题:陛下为什么还不发兵统一吴蜀呢?

    是的,十五年了,赵韪和孙策依然还活着呢。

    军中将士们等得眼睛都绿了!

    蜀么,其实倒是也还好,已经是到了嘴边的一块肉了,无非就是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咽而已。

    因为蜀地产茶和蜀锦,这两样东西在中原实在是太好卖了,又是豪强政治,本地豪强基本上已经垄断了整个蜀地的方方面面。

    于是蜀地大量的种桑种茶,却是粮食的产量一年低过一年,需要大量从中原进口,基本上已经算是被朝廷给半殖民地化了。

    最最关键的是,朝廷方面认为蜀道难,不利于大规模贸易,为了保证商路的畅通,实质上已经彻底沦为买办阶级的蜀国权贵,逼着赵韪已经把剑门关都给拆了。

    赵韪也想得比较开,反正你刘协要打,我肯定扛不住,索性也就躺平了,不但早就已经遣子为质,而且将益州全部的军队几乎都放在了南部地区,一门心思的去开发蛮夷之地去了,顺便为中原王朝再多提供一些宝石香料药材等土特产。

    朝廷呢,隔三差五的找茬管他们勒索一番,使得益州的王庭根本无法积蓄国力之外,就没做过别的事情了。

    好像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赵韪这个蜀王的地位一般。

    而之所以留着赵韪,说来却也是因为一个堪称好笑的理由:朝廷,需要赵韪来供养孙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