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凌志电动车公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计是县动力柴油机厂的一名退休老会计先顶着,等有合适的再说。出纳是陈蕙兰帮忙找的她的一个娘家侄女。

    总算是初步把工厂筹备组的班子给搭建起来了。凌云高兴之下就给他们在县里最豪华的宾馆租下了一整层作为办公地点。

    又买了一辆奥迪a给周建利作为配车,当然,其他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用车的话,也可以申请借用一下。

    校长本准备把凌云父母的那辆车给还回来的,凌云说暂时不急,反正他爸妈离拿驾照还有段时间,大不了到时候再买一辆,这辆车就给校长先用着吧。

    凌云还给校长挂了个筹备委员会顾问的荣衔。校长倒也没反对,他最近也在琢磨学车,他发现有辆车办事是方便多了。

    新开办的企业,气势上决不能输。一定要让设备供应商还有材料商等往来客商看到新企业的实力雄厚。

    好事多磨,陈蕙兰的项目协调小组和筹备委员会没过几天就产生了第一次分歧。

    分歧的是项目的选址规划问题。

    县里今年的用地指标紧张,东挪西凑之下只能给凌志电动车公司一期亩地。亩就亩,凌云表示理解县里的实际困难,再说也不能为难自己师母不是,凌云答应了。

    可是选址上凌云否定掉了县里的建议。

    县里建议的选址是在凌云家村子边上。凌云家所在的村有一个油膏厂和一个预制品厂,是村集体的产业,不过现在早已都倒闭了,荒在那里。

    这两个小厂子边上还有个大水塘,可以填平了去,再挪点村子的集体建设用地,给凌云凑两百亩。

    土地由县里出面收储给村子补偿,转成工业用地后卖给凌云,价格倒是很便宜,才万一亩。

    凌云不同意的理由是,厂子在未来三年内还上马二期工程,以后还要有配套的生产厂落地过来,是要打造一个工业园区的,用地面积至少要预留出亩的规划。

    老家村子这边的这个选址周围都是良田,日后都是基本农田,在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的将来,凌云日后的工厂扩建肯定会受到影响。

    虽然凌云知道未来老家这边还是被开发成了工业园区。但是那是年之后的事情了,再说那个工业园区面积还不到亩呢,属于市一级的工业园区。

    凌云的规划是自己这个工业园区要做成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怎能不在预留发展用地上面多留个心眼。

    再说了,华夏农村的一部分人的德性凌云太了解了。外商投资来拆迁村子的话,村民可能兴高采烈地就搬了。

    同样的条件换成是凌家的公司拆迁村子的话,村子里一些人就要动歪心眼了,他们就要人为制造阻力和麻烦了。

    说白了,有些人就是见不得身边的人过得好了

    凌云的选址是在县城城西,临近于铁路的一片荒地。那片荒地里沟渠横杂,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种啥都长不好,不属于基本农田,顶多就是一般农田。

    这片地凌云拿下的话坏处是开发成本较高,要把横杂的沟渠取直护坡做成园区内的景观河,还有部分做成暗渠充当排水道。

    不过好处是,这片地够大,开发阻力小。

    不过县里对这片地早也有规划了,这片地县里的规划是做一个物流产业园。本县蔬菜产业发达,县里规划把这片地做成一个农产品物流园,依托铁路、发展陆运,集合本县以及临近几个市县,向江南地区输出新鲜瓜果蔬菜

    陈蕙兰一时犯了难,一边是几乎等于自己半个儿子的凌云,一边是县领导交代的全县发展大局,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