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责任,可没想到最终,李炎曦竟尸骨未寒。

    他坐在地上一口一口的往嘴里灌酒,明明已经醉得站不起来,却依旧招呼奴才拿酒来,似乎喝醉了就能摆脱他唯一的亲人已经死了的事实。

    李炎曦无数次想夺下他的酒坛,又无数次失败,他只能看着最疼爱他的大哥一次次醉得不省人事。

    这种感觉实在痛苦得不成样子,明明有机会阻止,却无法出手,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一步步走向死亡。

    李承曦手握令牌召集兵马于宫门外,皇帝早就派人等着他了,不出意外,李承曦失败了,也没能为李炎曦报仇。

    李炎曦最后一个亲人终究也殒了命。

    他飘到皇宫内院,看见皇帝竟然在寻欢作乐,与那何贵妃做着那档子事,看上去倒是老当益壮,李炎曦不住干呕。

    身边的人都死了,却只有李炎曦是灵魂状态。

    无论是王府的一百七十四口,还是李承曦府上的二百三十一口,全都死于刀下,甚至那些奴才都被诛了九族。

    就连那刚出生的襁褓婴儿都未能逃脱。

    稚子何辜。

    他们甚至还未能睁开双眼看看这世间繁华,便失去了活下来的资格。

    李承曦看到皇帝把守在漠北兵马召回了京城,勒令他手下的大将交出兵权。

    那几名将军是他的心腹,得知他已身死,怒不可遏,在金銮殿上就把皇帝骂得狗血淋头,皇帝大怒,不顾大臣劝阻,将几人拖出去砍了。

    李炎曦摇头,眼底一片冷漠,皇帝现在的做法,无异于找死,大齐恐怕气数已尽。

    漠北没人守护,匈奴定会冲破山门关,向京城进发。

    果然不出所料,漠北大军一走,匈奴便蠢蠢欲动。

    不到一年,山门关就被攻破。

    随后匈奴大军直取京都。

    匈奴一路攻城略地,杀人如麻,所到之处无一不是烧杀抢掠,老弱妇孺被他们欺辱得生不如死,奋起抵抗的男人因为手无寸铁,不是被杀死就是被奴役。

    而地方官员因为怕皇帝怪罪,不敢把匈奴已经攻破好几座城的消息上报,导致皇帝还在京城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还以为天下太平。

    李炎曦看着皇帝日日饮酒作乐,每天照常上朝,奏折匆匆看几眼就寻着漂亮女人去了不知哪里。

    算了算,从他死到现在,皇帝已经在后宫添了十几名妃子,只是后宫勾心斗角得厉害,一直没有新的皇嗣出生。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地方官千方百计想瞒的事情还是暴露了。

    皇帝昏了头,第一个命令竟是解散百姓组织起来反抗匈奴的民间组织,若是有不听话者,就地格杀。

    这个做法彻底惹了众怒,不光是朝中大臣极力劝阻,边关的百姓甚至指天破口大骂,诅咒皇帝不得好死,于是越发想念起宁王在的日子。

    宁王在的时候,匈奴何时踏出过漠北一步,匈奴从上到下均被李炎曦震慑得不敢轻举妄动,更别说踏破山门关这种举动。

    皇帝听说了民间崇拜李炎曦的流言,怒发冲冠,若不是他的尸体已经被烧成了渣滓,看他的样子可能还想鞭尸。

    京城离边关远着,皇帝认为一时半会儿打不过来,只草草地派了守在南疆的李家过去支援,隔了大半个国家,如何赶得过去。

    然而皇帝一意孤行,京城甚至有百姓联名上书希望皇帝派兵抵抗匈奴,可皇帝只觉得所有人都要抢夺他手里的兵权,将那些人都诛了九族。

    匈奴打到京都一点也不意外,匈奴单于冲进金銮殿时,皇帝甚至还在女人的被窝里没出来。

    李炎曦坐在房梁上冷冷地看着皇帝还没达到顶端就被宫人告知匈奴打进来了,顿时一软,泄了出来。

    面上惊慌失措,下面的那东西还在颤抖,滴答滴答,恶心得很,李炎曦想,皇帝以后大概都起不来了,那东西也用不了了。

    李炎曦飘到皇宫其他地方看了看,在一个偏远的宫殿看到了四皇子和九皇子,二人身上背着包袱,偷偷爬出宫墙,大概是逃难去了。

    走了也好,李炎曦和这两人没什么仇怨,依照匈奴的尿性,大概皇族的人都活不了,尤其是皇帝和他的儿子们,那些个宠妃,若是长得好看,兴许能多活几时——糟蹋完再杀掉。

    李炎曦饶有兴趣地看着匈奴单于侮辱了一番皇帝,顺便感谢他杀了自己,否则他们还没有机会得到这天下。

    和李炎曦预料的差不多,羞辱完皇室众人,匈奴开始大开杀戒,三千多口人,首级全部挂在城门外,威慑百姓。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看着守在南疆的李家被胡人和其他小国联手击破,没有粮草支援,兵败如山倒。

    于是,以匈奴和胡人为首,还有其他割据势力,开启了这片土地战火连天的烽烟年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