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无可奈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不是开玩笑的。

    最终一肚子火的本?萨勒曼签下了一份巨额订单,订购四个年产量50亿立方米淡水的海水淡化工厂,总定金高达500亿华元。

    尽管在一般的国际贸易之中,30%的定金是惯例,但是强势的东银水务可不会管你什么国际惯例,我说的话就是规则,就是这么霸道。

    不仅仅需要全款,而且如果沙地骆驼违约,这500亿华元东银水务是不会吐出来的。

    现在朱建国巴不得对方出尔反尔,那样子东银水务就不用建设海水淡化工厂,还可以白得500亿华元。

    不过只要本?萨勒曼还有一点脑子,他就不会轻易违约,毕竟违约的话,那500亿华元就真的是有去无回了。

    一肚子火的本?萨勒曼签了合同之后,便匆匆忙忙的回去沙地骆驼王国了,他是一刻也不想在东唐待下去。

    回去之后他立马让智囊团准备一个计划,重点投资一些有实力的海水淡化研究所,争取可以早日实现技术国产化。

    不过显然本?萨勒曼想当然了,如果银河科技的技术这么容易模仿,就不会有今天像巨无霸一样的银河科技了。

    想完成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技术的研发,并不是太困难,关键是如何制作无缺陷大面积的薄膜。

    另外生产成本要降下来,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就像之前袁全的研究团队一样,仅仅是生产一块巴掌大小薄膜,就需要两百多万的成本。

    关键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仅存在缺陷,海水淡化效率仅仅只有改良薄膜的十分之一左右,使用寿命不足50天。

    这么坑爹的成本,谁用谁知道。

    就算是沙地骆驼这样的狗大户,也玩不起这么巨大的消耗。

    如果黄豪杰知道本?萨勒曼的想法,估计要笑了,没有原子操纵技术你想模仿海水淡化薄膜,简直是在异想天开。

    更何况银河科技的技术研发速度,那是与日俱增,突飞猛进。

    说不定等狗大户将薄膜摸清楚,银河科技已经在太阳系傲游了。

    就这样,东银水务公司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就斩获了一大堆订单。

    整整1385亿华元的订单,简直是羡煞旁人,因为这些订单都已经全额付款了,是真真正正的现金流1385亿华元。

    加上的薄膜费和专利费,每年可以源源不断抽水两百多亿华元,能不羡煞旁人吗?

    别人不知道,但是袁全知道自己赚翻了,她每年可以至少获得5亿华元的专利费,这个是她的个人收入。

    同样海水淡化研究所的其他人也多多少少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的收入,这个是年收入,而不是一次性的。

    显然这种巨额收入,刺激着各个研究所的研究员们,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工作起来。

    同样国内的其他研究机构,对于银河科技的财大气粗,感到羡慕嫉妒恨。

    因为银河科技研究所的高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国内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们人心浮动起来。

    很多人都是为了钱而参与科研的,而那些真正为爱发电的理想主义者,毕竟是少数人。

    在这种大环境下,银河科技挖人是非常容易的,基本上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谁不想自己可以获得成功,谁不想自己年收入几个亿,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