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再次突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心的事情,就是薄膜使用寿命的问题。

    原因非常简单,高浓度铀的强辐射会迅速的摧毁薄膜的分子结构。

    无论是何种材料制作的薄膜,一旦长时间和强辐射接触,再厉害的薄膜都要变豆腐渣。

    “从过滤情况来看,全新的薄膜第一次过滤效率是100%,第二次97%……第八次只剩下37%左右的过滤效果。”研究员说完将报告递给袁全博士。

    “暂时只能这样了。”对于辐射照射问题,她暂时也是没有办法解决。

    “对了,博士,这是产量报告。”

    接过来翻看一下之后,这个实验室工厂的产量,大概是年产量760公斤黄饼(浓度70%)。

    这些黄饼生产出来之后,一部分由银河科技储备起来,剩下的一部分则出售给中核集团。

    袁全博士离开了实验室,来到一公里外的办公楼里面,这个时候她才脱下防护服,高浓度黄饼的辐射剂量非常大,这些防护服是必须的。

    负责研究所管理的副所长张思霖看到袁全回来,给她倒了一壶茶。

    “袁博士,今天的实验怎么样?”

    喝了一口茶之后,袁全无奈的说道:“薄膜已经成功了,但是使用寿命是一个大问题。”

    “还是只能使用十次左右吗?”张思霖知道这些数据。

    袁全点了点头:“高浓度黄饼的辐射剂量太高了,会快速破坏薄膜的分子结构,这个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还好啦!至少比起等离子体研究所好一些,他们现在都拿中子照射没辙。”张思霖笑着说道。

    他说的事情,袁全当然知道,等离子体研究所尽管已经有了常温超导体,但是中子照射问题却一直毫无突破,鬼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核聚变发电,真的是永远距离我们五十年吧!”袁全开玩笑道。

    “对了,产量计算出来了吗?”

    “出来了。”

    “大概多少?”

    “使用一百平方米的过滤薄膜,一年可以生产760公斤左右的黄饼,浓度是70%左右。”袁全直接回道。

    “这样吗?”张思霖听到这个数据,打开全息手环计算一下成本。

    铀过滤薄膜每平方米3700华元,由于辐射剂量的问题,薄膜平均一天更换两次左右,那生产760公斤黄饼的薄膜成本就是100*365*2*3700=2.701亿华元。

    平均每公斤大约35万华元,显然这个成本并不划算,毕竟国际黄饼价格大概在每公斤400~2000华元之间。

    “这个成本太高了,如果用来生产蘑菇,倒是挺划算的,如果用来发电就不划算了。”张思霖无奈的说道。

    “慢慢来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袁全当然知道这个成本太高了,作为民用发电那是入不熬出的。

    至于为什么做蘑菇,反而比较适合,主要是薄膜可以迅速的生产浓度达到99.999%的黄饼。

    而黄饼浓度到了80%以上,提炼成本是每一个百分点来计算的,浓度越高,成本越高。

    浓度99.999%的黄饼是要用克来计算的,一克几十万华元。

    而采用薄膜法生产的黄饼,每公斤只需要100~120万左右,就可以获得浓度99.999%的黄饼。

    所以薄膜法可以取代离心法成为高浓度黄饼的提炼方法,但是在民用发电发明,并不需要高浓度黄饼,这个几十万一公斤的成本反而不合时宜了。

    “博士,你将数据给我,我将实验报告上传一下。”张思霖放下茶杯说道。

    袁全博士点了点头:“可以,我待会整理给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