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父母能做的(捉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就好像她干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一样。

    郑明明像是反应了过来,也转头找妈妈:“妈妈。”

    对,那位姐姐一定得离开村里,离得越远越好,远到没有任何人知道的地方才好。

    郑国强摇头:“她家没来江海,人多嘴杂,村里人都知道的事,到了江海,其他人也就晓得了。”

    郑明明急切起来:“可是到了其他地方,谁帮她家买房子?没有房子落不了户口,她要怎么上学啊。”

    陈凤霞心念一动,心里头就是一声叹息,原来女儿听进去了啊。她知道没有户口上不了学。

    郑国强还是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大概是去投奔亲戚了。现在他们村上来江海打工的,但凡家里有小孩的都想在城里落脚,不愿意把小孩丢在村里了。”

    三个女孩拼命点头,对,就是得走。这回是老光棍,下趟谁晓得是什么人。

    郑明明跟陈敏佳感触最深,就算没有这种事,她们也还是更愿意待在爸爸妈妈身边。不然跟其他小孩吵架,人家都笑她们爸爸妈妈不要她们了。

    郑国强看着三个女孩,正色道:“你们说,他们爸爸妈妈是不是做错了?作恶的是坏人,他们自己没做坏事。结果坏事发生了,他们自己反而背井离乡,连家都不要了。他们是不是不该走,而是留下来跟坏人作斗争?”

    陈敏佳下意识地反驳:“这要怎么斗争啊?走,当然得马上走。”

    郑明明眼睛往上瞟,看了眼爸爸,抿紧了嘴唇。

    郑国强做出了困惑的表情:“可要是这样的话,他们的家园不都留给坏蛋了吗?”

    陈敏佳急得要跺脚了:“给他们就给他们好了,进城不比待在乡下强啊。一堆破烂谁稀罕谁要。”

    郑明明下意识地反驳:“你家在老家盖的楼房也是破烂吗?”

    陈敏佳被噎住了,愣了好几秒钟才回话:“那也总比人留在村里强。”

    郑明明没吭声,似乎陷入了茫然中。对啊,他们没做错,为什么要走的却是他们?

    就好像南霸天要霸占钟阿四家的田地,都不等吃鹅跟吃螺,钟阿四家就自己跑走了,把田地白白便宜了南霸天。

    为什么呢?钟阿四家好像没错,可是为什么非得这样?

    “对我们这些爹妈来说,有的时候对跟错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最好的东西送到你们面前。”

    郑国强看着面前的女孩子们,“我们陪你们留在村里生活不可能,因为得挣钱养家。可不在你们身边,我们又不放心,所以只好带你们进城上学。住在城中村里,鱼龙混杂,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太危险,我们不能把时间花在二十四小时守在你们身旁上,我们也没能力去改善城中村的环境,这也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怎么办?我们只好再想办法买房子,环境更好的房子,这样你们才能安全些。我们买房落户口,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在城里继续上学,不用再一个人回老家。孟母三迁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当爹妈的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其他的事情,我们没精力也没能力去管那么多。”

    客厅陷入了沉默,只有知了的叫声从窗外传进来。

    吴若兰突然间冒了句:“哦,我明白了,那个心得体会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父母买房子是为了给孩子个安全的家。”

    她抬起头来,有些不满地皱起了眉头,“可是现在还是不安全啊。这里都没有保安,进进出出的人照样很多。”

    郑国强一愣,旋即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在跟银行方面谈,物业公司的第二个进场小区目前计划定下来的就是灯市口。”

    不过这事儿可能还会有波折。为什么?因为要交物业费啊。

    金钱湖那边业主不在乎这个,是因为他们有钱,而且在他们眼中交物业费跟外销房一样,是身份的象征,是极有面子的一件事。

    可放到灯市口了,业主的构成不同,大家的想法也就大不一样了。

    陈凤霞倒不觉得这算个事儿。

    嗐,新鲜玩意儿的流行怎么说来着,叫上层社会创造潮流,中产阶层跟风追捧,底层民众看看热闹。

    现在灯市口的业主也不是付不起物业费,毕竟就算还没开始自己做生意的人家,也把空出来的房间租出去了。而且随着灯市口日益繁荣热闹,光是租金就足够还房贷还有的剩。

    陈凤霞跟丈夫分析:“这边的业主什么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基本上都是新江海人。户口本上的户籍虽然改了,但是心态上还是很微妙,生怕江海人看不起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比江海人更好更高级。你看吧,只要物业公司说一声只有别墅才有物业,住别墅当然得有物业。大部分人很可能连问都不会问一句,就直接掏钱了。”

    这话听着好像没道理,可郑国强也是从农民工过来的,那种微妙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理他却明白。越是被人看不起过越是要显摆,在人前卖弄我过得风光。

    自卑跟虚荣两个心态就跟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根本就分不开。

    郑干部就问剩下的少部分人:“人家不要这个面子,就是不想掏钱怎么办?”

    苦过来的人,多掏一分钱都心痛呢。

    陈凤霞满不在乎地一挥手:“你怕什么?有胆量直接开口拒绝的,基本上都是在灯市口做买卖的。否则他们要有这个胆量,灯市口现在生意又这么好,早就出来做生意了。讲个不好听的,在工地上打工又不是什么旱涝保收的好工作。算了,不扯这些,就是已经出来干买卖的你别愁,有王月荣呢。这丫头就是个小喇叭,嘴巴叭叭叭,用不了两天,保准所有人都晓得没有物业有多危险,小孩分分钟都能被人抱走。”

    郑国强脱口而出:“要是人家不当这是回事呢?”

    陈凤霞笑吟吟:“你想想看当初大家为什么买这房?”

    国家干部这才恍然大悟:“为了孩子上学!”

    所以说,住在这边的大部分都是有孩子的人家,而且家里基本上都比较重视小孩。

    郑国强看着自己老婆,后槽牙痛似的吸了口气:“你还给我一环套一环了。”

    陈凤霞得意洋洋:“那当然!甭扯这个了,你跟我说说华强北的档口怎么样了。”

    郑国强刚要开腔,就听见卧室外头响起了敲门声。

    “爸爸妈妈,我能进来吗?我有话想说。”

    夫妻俩对视一眼,陈凤霞赶紧招呼:“进来啊,明明。”

    郑明明进了主卧,没往里头走,就在门口说了一声:“我支持妈妈卖房给农民工落户,但我还是想留在农民工子弟小学上学。”

    说完话以后,她低下了头,完全没有解释或者辩解的意思。

    郑国强看着女儿,认真道:“你误解我们的意思了,既然你妈妈答应让你自己选择,我们就不会言而无信。”

    陈凤霞急死了,恨不得动手掐丈夫。什么叫尊重她的选择,小孩子哪分得清那许多。

    就说那个刘欢吧,他家倒是尊重女儿的选择,同意她不学音乐。可后来一家人不也后悔当初没有态度强硬些,以致于浪费了女儿在音乐上的天赋。

    郑国强却跟没瞧见妻子的眼色一样,只看着女儿:“爸爸这回出去听了句话,觉得蛮有意思,叫中年以前别害怕,中年以后别后悔。人生不管做怎样的选择,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爸爸妈妈只希望你做出的决定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郑明明鼓足了勇气,再一次重复:“我喜欢我的学校。虽然它没那么大没那么多先进的设备,可我还是喜欢它,它是我的学校。”

    房门关上了,陈凤霞直接瘫倒在床上。

    得,还说个啥呢?人家爷女两个一唱一和,已经把话都说完了啊。

    郑国强啊郑国强,真是男人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郑国强还风轻云淡地安慰妻子:“哎哟,这学习主要靠自己。不然以前皇帝的老师都是大贤了吧,要亡国的时候不也亡了。”

    陈凤霞恶狠狠地瞪丈夫,半晌才冒出一句:“周杰伦怎么还不红啊?”

    郑国强满头雾水,周杰伦是哪个,他红不红关她什么事?

    陈凤霞直接钻进了毯子底下。

    关,实在太关了。人家周杰伦都说听妈妈的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