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自己支个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她话音刚落下,身后就冲出个小姑娘。

    王月荣看着面前的伯伯,立刻大声问:“小英姐姐的爸爸,你今天能做石子馍吗?阿姨,我能吃这个,这个不会弄脏作业本。”

    上次她在这里吃了石子馍,就觉得特别好吃。回家以后她让她妈给她做,结果她妈说不会。

    她一时激动说红糖饼没有石子馍好吃,她妈就让她早饭喝粥,连饼都没给她吃。

    陈凤霞一时间无语,这姑娘还真是个标准的吃货。有奶茶有水果还不够,非得主食下肚子。

    她灵机一动,笑着看安建军:“三哥,你还说你没有拿手活,石子馍不就是你的独门绝技吗?你怎么不看看江海有几个地方卖这个呀?我就没在街上见过。三嫂又会做米豆腐,你们有两个招牌了。”

    王月荣大力点头:“对呀,对呀,很好吃。小英姐姐的爸爸,你就做给我们吃吧,我保证能吃完。”

    陈凤霞又想晕一晕,姑娘哎,你可真是够实话实说的。做给你们吃,你保证吃完。

    安建军倒是高兴起来:“行,那你们等着啊,伯伯做好了就给你们端过去。”

    他本来没觉得石子馍有什么稀奇的,那是他以前当麦客跟人出去割麦子时,无意间跟主家学的。

    后来偶尔做,也就是给家里头改善下伙食。

    街上的烧饼卖的可比面粉贵。

    没想到,居然还有小孩惦记着这手艺了。

    眼下时间还早,正好趁着晚饭高峰期没到,先给这群小家伙做锅石子馍吧。

    做石子馍得和面,还要等发酵。这个时间已经足够小学生们写完家庭作业。

    等到面饼下锅的时候,小学生们就围着灶台边,个个嘴里头都发出惊呼声:“还真的要炒石头啊。”

    上回吃过的同学也没有看到制作过程,现在亲临现场,可不得惊讶。

    王月荣的嘴巴都张成了O字形,眼睛也瞪得圆溜溜的:“石头能炒饼吗?会不会磕到牙齿呀?”

    郑明明默默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宣布:“那以后我们买糖炒栗子,你可别吃,会磕到牙的。”

    周围的同学都点头附和:“没错,糖炒栗子里头也放了石头呢。”

    郑明明又摇头否定:“不是的,那是砂子,要比这个小很多。糖炒栗子就是靠砂子来传递热量。砂子体积小,可以包裹在栗子周围,这样栗子就可以均匀受热,炒出来的就香了啊。”

    安建军已经盖上了锅盖,好加热面饼。

    王月荣咽了口口水,努力转移注意力:“那为什么不是砂子馍呢?砂子应该比石子更好找。”

    刚才在锅里头炒的是鹅卵石吧,那么多石头会不会直接把锅给砸穿了?

    郑明明满脸无奈的神色:“你想想看啊,砂子嵌在面团里头,你还怎么吃?面饼又不是栗子,外头没壳的。”

    周围的人脸上都显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王月荣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郑明明,我妈说的没错,你也太聪明了。我的脑袋跟你比起来,就是木瓜。”

    郑明明摇头:“才不是呢。我们的脑袋都很聪明,你想不到只是因为你平常不爱思考。学习就跟做饭一样,都熟能生巧的。你常常锻炼大脑,你的反应就会变快。就好像你平常帮你妈妈做红糖饼,你现在的速度肯定要比你一开始快多了。”

    王月荣满脸懵:“没有啊,我妈说我的手跟我的脑袋一样笨。”

    郑明明满脸严肃:“那说明你做得太少了,还要多锻炼。”

    王月荣好悲伤。她感觉自己不该起这个话头子,以后她妈肯定不让她看动画片而是叫她帮忙揉面了。

    院子里头响起了笑声,黄月仙一边往里头走,一边笑得不行:“我们的小秀才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怎么什么都知道?”

    郑明明被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红的:“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小宇哥哥借给我看的书。”

    胡月仙立刻解开了皮包的搭扣,从里头拿出几本书递给小姑娘:“这是你小宇哥哥送你的礼物,生日快乐!他们学校要上晚自习,实在不方便请假。”

    郑明明眼睛瞧见书的封皮,嘴里就发出欢呼。

    啊!这几本书是她早就想要的。

    她一直没有在旧书摊子上淘到货,书店里头卖的贵,她还没攒够零花钱呢。

    听了月仙婶婶的解释,郑明明立刻大度地表示:“没关系,学习最重要,他的心意到了就好。”

    王月荣伸头看了眼她手上的书,立刻缩回脑袋。

    她现在100%相信她妈妈说的话啦。她跟郑明明的脑袋瓜子肯定不一样,她看到书只会脑壳疼,绝对不可能高兴。

    幸亏她爸妈不抱有幻想,不会在她生日的时候送她书。

    陈敏佳看了眼书的名字,也庆幸不已。还好还好,没有跟她撞上。

    不然自己送了表妹同样的书,还在人家后面送,那就太没面子啦。

    胡月仙笑容满面:“我们的小姑娘又长大了一岁,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聪明啦。”

    郑明明被夸的更加不好意思,立刻投桃报李:“婶婶,你也越来越精神啦!嗯,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整个人都在闪闪发亮。”

    旁边的小学生们跟着起哄:“是啊,今年20,明年18!”

    胡月仙被他们逗得哈哈大笑,调侃道:“哎呀,你们嘴真甜,早知道这样的话,我就揣一兜的糖出门。”

    陈凤霞笑道:“他们也没夸张啊,你现在看上去可是越来越精神了。”

    这世界上没有比活力四射更好的美容剂了。

    而怎样才能获得活力呢?肯定是生活有寄托,有奔头啊。

    胡月仙被她夸得不由自主地摸起了脸,赶紧喊停:“可以了啊,你们还一唱一和的。哎哟,这石子馍我只听说过,还没尝过呢。”

    杜招娣原本是最怕跟人说话的性子,这会儿也主动开了口:“那你也尝尝呗,好吃。”

    她会的词少,除了好吃,找不到第二个词来描述。

    是真的好吃。

    这些年,他们家每回收了新麦子,都要换一袋面粉,专门做石子馍。她家小英最爱吃。

    只可惜他们夫妻回家的次数少,一年到头,一袋子面粉都吃不完,到最后都生虫了。

    以后好了,以后女儿想吃,就能天天给她做。

    安建军开了锅盖,从里头盛出石子馍。刚出锅的石子馍又脆又香,咬在嘴里头,酥得掉渣。

    一堆孩子,个个手里头捧着只馍,吃得眉飞色舞。

    就连头回吃的胡月仙也竖起了大拇指:“果然好吃。这个香啊,是麦子的香。”

    陈凤霞在旁边笑:“这去上学果然不一样,月仙你说话越来越有文化了。”

    胡月仙闹了个红脸:“你就笑我吧,吃饱了好走路,走走走,带他们去肯德基,让他们先玩会儿呗。”

    郑明明眼睛看着院子门外头,有些迟疑:“我爸还没回来呢,我弟弟跟他在一块。”

    要是自己丢下弟弟一个人过生日的话,估计小猪猪会哭吧。

    陈敏佳在旁边叹气:“我怀疑姑爹也要变成大胖子了。我妈说的没错,男人靠得住,母猪也上树。男人说的话都不靠谱的。”

    陈凤霞在心里头咯噔了一下,高桂芳是怎么了?怎么在女儿面前也说这种话。

    她赶紧打岔:“我们先过去,没事的,说不定你爸是在路上堵车了。”

    院子里头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这么多孩子在,人多手杂的,可别磕到碰到了。

    郑明明点点头,接受了妈妈的说法。现在街上的车子越来越多了,老师都叮嘱他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往来车辆。

    啊!这么多车子,是不是说明很快就要实现4个现代化了?

    小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集体大力点头。没错,肯定是的。

    他们的教科书上都写了,到了21世纪全面实现4个现代化。

    今年是1997年,香港回归,马上就快21世纪啦。

    到了21世纪,肯定什么都能实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