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人商讨品鉴后,终于定出名次。

    不出意外,沐祁归位居魁首,赵姝晴与沐昭瑾分列二三。

    镇国公府一时风头无两。

    按照惯例,前三是能向太后讨个恩典的。

    “你们不必拘谨,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就是。”

    太后笑容和善,看着以沐祁归为先,恭敬立在下首的三人。

    赵姝晴揪紧锦帕,一瞬不瞬地盯着沐祁归,生怕她不晓轻重地报复,抢了自己端王侧妃之位。

    有太后娘娘赏凤簪的举动在前,沐祁归若真的顺势而为,得到应允简直如探囊取物。

    只是,堂堂镇国公府的嫡长女,纵是皇后也能当得,还能真的屈就侧妃之位?

    席间官眷,一个个看似浑不在意,实则都在竖着耳朵等沐祁归开口。

    沐昭瑾低垂着头,眼中闪烁着旁人看不到的算计。

    她可不认为沐祁归会短视到与赵姝晴赌一时之气,争什么端王侧妃的位置。

    那沐祁归会求什么呢?

    虽然沐祁归自大病痊愈后,就一直待她冷淡疏远,但她念着生病之人,心绪沉郁也是有的,又忙于为簪花宴做准备,便未及多想,暂且搁置。

    可直到现在,她突然意识到,这个长姐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脱离了她的掌控。

    她,越发看不透沐祁归了!

    众人各存心思之际,沐祁归却是微微一福,“祁归想求……”

    她抬起潋滟清眸,“出城令牌。”

    出城令牌?

    连太后都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沐祁归竟会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换一个令牌?

    可是闺阁在室女出城作甚……

    见沐祁归神色坚定,白慕云低声嗤笑道:“看来流言未必全然虚假,沐大小姐当真……不拘小节。”

    素来贵女出城,不是与长辈同行,就是要取得当家主母特许。

    沐祁归意图绕开镇国公夫人独自出城,实在是引人遐想。

    官眷们不禁躁动起来,与邻座窃窃私语。不过,说的内容大抵都与白慕云相似,没什么新鲜的。

    沐祁归带来的惊艳,掺杂上丁点缺陷,就会由或嫉妒或不甘的人握在手中,化作伤人利器。

    赵姝晴悄悄舒了口气,脸上的得意压都压不住。

    太后笑容稍敛,“你尚未及笄,出城多有不便,还是该求母亲同行。”

    沐祁归身子躬得更低,“母亲操劳家事,难以抽身,祁归也不愿给她添麻烦。”

    沐祁归的坚持,让太后沉下脸,“你为何执意出城?”

    沐祁归似是挣扎了一瞬,才犹豫道:“祁归近来见京州处处春意,念及漠北寒苦,寝食难安,遂想去城外宝真寺斋戒茹素,为天元祝祷,为父亲祈福。”

    ……

    太后微怔,转而笑起来,“你这孩子,为父祈福是好事,有什么不敢说的?镇国公夫人若知你有这般孝心,定会感到欣慰。”

    沐祁归言真意切地解释道:“母亲对父亲的担忧思念,绝不会比祁归少。她操持整个镇国公府,已是心力憔悴,祁归又怎敢主动提起父亲,触动母亲心事。”

    席上的武将家眷不少,深知与亲人一别,数年难见的苦楚,闻言俱是唏嘘不已,对沐祁归也多了几分怜惜。

    先前误解沐祁归的夫人小姐,顿觉羞愧。

    没想到,这镇国公的长女不仅惊才绝艳,还孝心至纯,委实难得。倒是她们小人之心了。

    太后颇有感触,“镇国公镇守漠北,是为天元尽忠效力。你为人子女,想为父亲祈福,乃属天道人伦。于理于情,哀家都该应许。”

    沐祁归郑重跪下,“谢太后娘娘体恤。”

    场中的氛围为之一松。

    既然沐祁归没有打乱太后原定的旨意,那册封赵姝晴为侧妃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没有悬念,也就没有什么好紧张期待的。

    得到出城令牌的沐祁归,安然退回白锦语旁侧坐下。

    她稳稳坐着,指尖轻轻摩挲过袖中的匕首。

    赵姝晴与沐昭瑾要的是什么,沐祁归比谁都清楚,左右与她无关,只需再等一会儿,簪花宴就能结束了。

    与前世相同,赵姝晴排练好了一般地推辞道:“臣女能得太后认可,已是大幸,不敢再奢求什么。”

    太后顺势展颜颔首,“才貌双全,谦逊知礼,好,很好。”

    赵姝晴面上浮起飞红,不知是羞,还是激动。

    “哀家看着你就喜欢,不如……”

    太后柔婉又不失威仪的声音,在静谧无声的梅园里格外清晰,“你日后常来宫里陪哀家说说话吧。”

    半片红梅坠落枝头,随风轻舞,偏巧掉入沐祁归盏中清酒,溅起小小涟漪。

    沐祁归执杯之手一顿。

    预料中的封侧妃懿旨,居然没有如期而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