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十级浮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观,原来元祎的马鞭是光滑平整的鞭子,但元禧那条,却暗藏着许多不起眼的尖刺,已然扎入了苏青掌心。

    “果然是卑鄙小人,连马鞭都做了手脚,可恶!”

    刚想冲过去狠狠教训元禧,不曾想,却又来一阵天旋地转,软软倒地之前,苏青耳边只听到元禧阴险的笑声。

    “我的卑鄙无耻,不是你这种贱奴能够想象的。鞭子何止做了手脚,还浸泡了特制迷药,足够你被五马分尸,也没有任何感觉。哈哈哈哈~”

    阊阖门的檐顶,慕容绍无趣地看着铜驼大街上发生的一幕幕,直至一道黑影从南边一闪而来,双目之中才射出两道精光,随后整个人亦消失不见。

    ※※※※※※※※※※※※※※※※※※※※※※※※※

    对铜驼大街冲突一无所知的始作俑者萧凡,快速穿街过巷,不知跑了多久,才停下脚步,靠在一堵砖墙上大口大口喘息。

    “幸好我跑得快,终于甩掉了元禧、元祎以及那个穷追不舍的家伙,但也甭想再回去通知老林了。唉,听刚才的钟鸣声,应已是子时,我的第一个时辰用完了,但任务却还没有丝毫进展。接下来,可千万不要再有什么意外啊!”

    萧凡缓过气来,脑中开始寻思着自己阳城十二时辰的逃生大计。

    “按照那人的吩咐,我要先找到十级浮屠之所,方能开启第一个任务。听闻城中至高的永宁塔也只有九级,这多出来的一级,又会在什么地方呢?”

    想到永宁塔,萧凡抬头寻觅,耳边叮咚声响愈发清晰,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然已来到了永宁塔所在的永宁寺之外。

    魏国上至帝后,下至万民,大多笃信佛教,佛寺、佛塔、佛窟等之兴盛,远超前代,若非南方出了一位号称“佛心天子”的梁皇萧寅,恐怕难有四百八十寺可与北朝抗衡。

    昔年,魏武帝元韬有感于佛教势力庞大,隐隐之中已可威胁皇权,故转而扶持道教,压制佛教,后来更因平定盖吴之乱时发现沙门私藏兵器人马,大怒之余颁布“灭佛令”,不仅大肆诛杀僧众,更屠戮北方沙门,焚毁一切经像,佛教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但武帝之后,继任者无论明帝、献帝、文帝、宣帝以及大名鼎鼎的冯太后、胡太后等人,皆毕生信佛,更不遗余力供奉沙门。累数十年之功,北方佛寺规模不仅恢复元气,更超越武帝灭佛之前,各寺积藏钱帛珍宝不计其数,所谓富可敌国,不外如是。

    仅帝都阳城,在最繁华的建阳里,一里范围之内,就建有佛寺十所;全城凡二百二十里坊,分布佛寺逾千所以上,佛图林立,佛像、殿堂林林总总,每逢佛诞佳节,处处沉浸于悠扬佛音之中,万千信徒蜂拥而入,故而曾有南方来客感言,阳城最难以抵挡的不是浩荡天威,而是信佛风潮。

    千所佛寺之中,论底蕴最浅者,当属胡太后当权时一力兴建的永宁寺,但若论规模宏大、造艺精深、寺中珍藏,依然还是永宁寺。

    永宁寺规模逾百亩之地,共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图以云气,画彩仙灵,列钱青璅,赫奕华丽。拱门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其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栝柏椿松,扶疏檐溜,丛竹香草,布护阶墀,

    但永宁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永宁塔。此塔架木为之,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离地共计千尺,去阳城百里,已可遥见。

    塔顶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有承露金盘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鏁四道,引刹向浮屠四角,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屠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铎。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铃,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殚土木之工,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

    适才子时,宫城钟声响彻,引动永宁塔顶数千枚金铎金铃和鸣,若非阳城民众皆习以为常,其声威足以摄人心魄,动人魂灵。

    此刻,和声依然悠扬于天地之间,萧凡痴痴抬望佛塔,脚下也一步一步接近了永宁寺的西门。

    蓦然,寺门无风自启,门后不见一人,只闻一苍老却不失清越的吟诗声,纵使在宝铎和鸣之中,依然吐气自若,朗朗如啸吟。

    萧凡闻之讶然,不由抬步而入。

    一名老僧,须发皆白,手持扫帚,正低着头不疾不徐清扫着庭中落叶。

    就在萧凡脚步落定之际,老僧抬首,单掌立于胸前,朝着少年朗声说道:“贵客驾临,老僧招引,请施主一登十级浮屠!”

    十级浮屠!

    萧凡一惊,猛地望向老僧,却只见宝相光华,璀璨夺目,竟是看不清老僧面容。

    而同一时分,永宁塔百丈之巅,所有和鸣之声亦骤然而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