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没人挣得有姜辰多,他混成了个“小老板”呢。

    庄民国上辈子也出去打工了的,村里家家户户有力气的男人出去都是工地上打工,庄民国也不例外,有两回没在老板手头拿到钱,家里没钱了,是庄秋把他介绍到姜辰的工地去的,姜辰是个好老板,每个月给他们发几百块,说当生活费,到年底了就给他们结工钱,他带出去的工队就没有拖欠工资的,红太阳大队好多人都想跟着他。

    庄民国在姜辰手下打了好几年工,等大儿子庄玉林出去打工了,也是进的姜辰的工队,姜辰那时候有好几个工队,庄玉林去工地上打了一年小工,姜辰就不让他干了,叫他出去多干干,每个行当都去试试水,再选去做一行。

    甚至连后来庄玉林做小商品批发都是姜辰牵的线,借他钱去搞批发,庄玉林为了感谢他,经常给姜辰送些吃的喝的,什么新鲜的菜,咸菜,买的围巾、糖果,庄民国有时候还酸上几句:“这又不是你爸,你对你爸都没对人家这么上心。”

    庄玉林只淡淡说了一句,“我爸对别人好,他对我好。”

    这一回他说话没刺人,但只说了一句,庄民国就接不上话了。

    那时候他大小也算是个“小老板”了,回来村里的人都喊他“庄老板”,骑摩托车,穿夹克衫,蹬的是运动鞋,不是早几年刚出去打工时候,刚打工那几年回来就刺他,说话阴阳怪气,到他做批发生意后,他说话语气就换了。

    庄民国上辈子到姜辰工地干活的时候,姜辰的腿不利索,跟姜辰出来得早的跟他说过,姜辰从小胆子大,今年就开始在捣鼓挣钱了。

    钱挣了,也吃了亏,缺钱没治好腿,落下了残疾,姜辰养了养腿,又开始干老本行,她接工程的钱就是这几年捣鼓出来的。

    他小舅子两口子是“马前卒”,舅母还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准备了这么多年没“转正”,但在姜辰身上他是见到了。

    陈夏花也开始上工了,家里的咸菜、干豆角都装好了,柴火也捡足了,他们两口子是勤快人,工分都是拿满工分,庄民国一上午就干完了,再去帮陈夏花干一会,下午没一会就收工了。

    下午要做的就是收拾自留地了,自留地种的菜也可以送到公社里换成钱,庄民国扯了两捆蒜苗子,又砍了些白菜、萝卜,把一挑子装满了送去公社。

    他要去公社,下午就是陈夏花带着小儿子去接大儿子,庄民国去得早,他们到了没多久,他也回来了,挑子已经空了,里头是在公社买的东西,用油纸装着。

    陈夏花在晾衣裳,伸头看了眼:“这么快都收了?”

    庄民国压着笑:“收了,蒜苗子和白菜公社里没有,缺得很,过半月,我再送一回。”

    蒜苗子和白菜就是陈夏花没见过的新品种,庄民国说蒜苗子是炒肉要的,他们乡下几月都见不到一回肉,没人种这个,倒是县里国营饭店要得多,那白菜长得也跟他们每年种的不同。

    村里种菜的种子不是买的,都是头一年留下来的,庄民国这两样是特意在公社里买的。

    他们菜地的普通品种公社也收,但是收得不多,价格也低,这两个都是县里需要的,价格给得高,“你猜猜这一挑多少钱?”

    陈夏花按平日一挑的蔬菜猜:“两块?”

    庄民国朝他比了个数字,陈夏花吓了一跳。

    “玉林跟小二呢。”

    陈夏花努了努嘴:“隔壁呢,爹说要教他们打算盘,怎么?”

    庄民国指了指挑子里头:“给他们买了两毛的果丹皮。”

    果丹皮一毛一根,庄民国买了两根。

    上辈子的事庄民国一直想着,他想他要送儿子去读书,还要养好他们,总不能还跟上辈子一样,上初中的两个儿子连“果丹皮”都没吃过,他们同学还问:“你们爸妈都不给你们买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