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朕摊牌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士绅的力量可有多么的庞大。若是天下士绅联合起来,便是朱由检也无法安然坐稳龙位吧?

    “臣是陛下的臣子,当然愿意辅佐陛下完成大业。若是大明能够中兴,若是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臣虽然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孙传庭表着忠心道。

    也许皇帝对天下士绅已经非常失望,也许皇帝真的要对天下士绅动手。但对孙传庭来说,却没有别的选择。他读过的圣贤书告诉他,要忠君,故此生便绝不会背叛皇帝。

    事实上在另一个时空,哪怕孙传庭被朱由检三次下狱,被重新启用时仍然兢兢业业,用尽所有力气,试图挽天倾。可见在孙传庭心里,忠君思想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也正是了解孙传庭,朱由检才会选择和他摊牌,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在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孙传庭是核心之一,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必须先让他清楚自己想法,才有助于未来大业。

    是日,君臣二人在宫中谈了很久,孙传庭便是午餐都是在宫中吃的,直到黄昏时分宫门即将落锁之际,才被送出皇宫。

    而孙传庭被召见的消息很快传到外廷,闻听孙传庭竟然在宫中呆了大半天时间,很多官员都露出了艳羡之色。都知道孙传庭此次必将再次得到重用。

    果然,次日便有圣旨从宫中传出,封孙传庭为三边总督,总管宣府、大同、榆林三镇军政。

    孙传庭在京中并未多呆,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便带着少数从人离开了京师向着宣大而去。

    虽然是文官,孙传庭却骑惯了马,并没有做轿子坐马车的习惯。一行人轻车简出,两日的时间便到了居庸关,而过了居庸关便到了宣府境内。

    此时已经是深秋季节,宣府境内群山蜿蜒,长城内外一片金黄,景色极为壮丽。然而孙传庭却无心欣赏美景,骑在马上,他心中反复萦绕着朱由检说过的话。

    “朕未必一定要除掉所有士绅,但分其兼并的田地却是必然,还有取消士绅之特权,以后士绅百姓一体纳粮。以后耕者有其田,朝廷按照田地数量多寡征收赋税,不管是士绅,还是普通小民,乃至寺庙田地,都按照同样的额度纳粮。

    征收商税,改革盐政。凡是经商者,无论身份,都得按照所入纳税。

    改革科举制,科举除了考四书五经外,还要考算术、刑律、格物等学科。改革官制,提高胥吏之地位,官吏一体,科举授官改为授吏,通过科举者必须从吏员做起,逐渐升官。”

    朱由检说了很多,每一个改革办法都是这样的惊世骇俗,都是这样的不可思议,但细想之,又非常的合理。

    不过朱由检也说了,这么多不一定要一下子都改,可以慢慢改变。

    而现在最先要做的,便是改变军制,要彻底取消原先腐朽的卫所制,要先在九边进行军制改革。清理军田,改变兵为将有的现状,目标便是把九边军队按照禁卫军模式改造。

    孙传庭和禁卫军接触过很多,自然知道禁卫军是何等情形,知道禁卫军之所以战斗力强悍,是因为士兵待遇极高。而待遇高的原因又在于士兵地位提高和将领权力受到限制。

    在禁卫军中,将领只有练兵和统兵指挥权,对钱粮军律奖惩无权插手。也就是说将领根本就没法贪污军饷,这样士兵待遇自然就高。

    在禁卫军中施行严格的监军制度,设立了大量的普通监军,制衡将领,杜绝兵为将有之现象,以保证军队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

    丰厚的饷银使得禁卫士兵士气高昂,严格的训练、精良的武器、严酷的军纪,才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若是整个九边军队都改造成禁卫军模样,别说区区建奴,便是攻占整个草原也是轻而易举。

    但是孙传庭也知道,想把九边军队改成禁卫军模式并不容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都说朝廷、地方,其实军中更加!

    孙传庭是代州振武卫人,是军籍出身,其祖辈都是军户,对军队自然非常熟悉。

    不管是普通卫所,还是宣大榆林这样的九边军镇,其实都差不多。军田几乎被将官们霸占光了,绝大部分军户都沦为了将官们的佃户。说是佃户,因为军籍身份限制,却没有不佃种的自由,受将官们驱使宛如奴隶一样,事实上的军奴。

    普通民户没有了田地,可以选择佃种地主家的田地,也可以选择去其他地方讨生活,比如去城市里当佣人,去工坊里做工。而军户却被限制在军田里,根本就不能离开,事实上过的比农户还要惨。

    将官们霸占军田,侵吞军饷,一个个都是大地主,在卫所军镇称王称霸,一个个富得流油。更关键的是这些将官大都是世袭,官职祖辈相传,如此下来,除了少数人,谁还愿意苦练武艺苦学兵法,反正是躺赢!

    而普通军户,整日里在将官们田里耕种,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三餐不继之下哪里有力气练习武艺?很多军户早已沦为事实上的农夫,根本就不会打仗,甚至连放铳放箭都不会。

    于是乎,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毕竟军队还要打仗,为了维持战斗力,将领们便拿出一部分贪污得来的银子用来养家丁,靠着家丁进行打仗。

    总而言之,九边的军制已经到了极点。而偏偏将官们控制着一切,要想改变的话必然触动所有将官利益,必然遭到所有将官反对,阻力将会非常的大。

    在地方改革的话,即便动了士绅们利益,士绅们手中没有兵权,也翻不起太大浪。可军镇不一样,这些将官手中有兵,有养的大量家丁。一旦触犯了他们利益,闹出兵变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若是事情闹大,整个九边大乱也为未可知。

    宣府大同等地不同于辽东,有着大量禁卫军精锐坐镇,在这里军制改革一定的慎重。

    孙传庭一路走着,盘算着该如何着手,慢慢的,一条计策在他脑中形成。虽然有些毒,但若是能够达成,三镇军改将会容易很多。

    ps四千字,先发再改。

    <sript><sript>

    <sript><sript>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