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就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端木弹的也还可以,可以看出来有指法基础,但这跟一个人站起来唱歌最后却是唱的“两只老虎”没区别,林溪不由得觉得满头黑线。其他学过弹钢琴的甚至也都跃跃欲试,换我肯定比这个强。

    一遍小星星之后,端木又弹了一遍,因为本身就是很短的一曲,大家也都没介意,离得很近的宇文朵却是清楚地看到端木辰良看起来比先前自然多了。

    第三遍又来了,好像还是,不免有人嘀咕道:“怎么几遍还是这个?”

    “你细听,跟刚才音不一样了。”还是有能听出和前两遍区别的人。

    “这个叫《小星星变奏曲》,比刚才那个只是单音要复杂一些。”旁边有懂的人解释了,但听话语中表示的虽然比刚才在乎了,却还是不以为意。

    林溪对小星星变奏曲却是非常熟悉,因为她经常把这首曲目用作练习曲。会弹这首曲目,并没有让林溪觉得意外。

    林溪比较意外的是端木对于音色的处理,像小星星变奏曲属于会弹容易,但弹好很难。林溪在心底里给出的判断是端木确实系统地学过钢琴,但看这一首首曲目由易到难想来应该是端木很久没有摸过钢琴了。

    端木却是渐渐进入状态了,自从拥有卓越的钢琴演奏水平之后,端木觉得脑海中像是多了一个钢琴曲目库一样。索性就想到什么弹什么。

    宇文朵虽然是钢琴的门外汉,但这首钢琴曲无比的熟悉——《天空之城》,可只听端木弹了一小会之后就不弹了。

    紧跟着的宇文朵也知道,端木在弹奏《野蜂飞舞》,有很多学生喊着牛比。林溪听到后有点不开心,感觉端木在单纯炫技罢了,看上去弹得很快很牛,实际上这首钢琴曲本身音阶变换并不复杂,另外弹得太快了之后会丧失很多音乐性。因此真正喜爱音乐的人反而不会这么做。

    索性端木并没有弹奏这首曲子特别久,紧跟着就换成别的了,大家听到一首不太熟悉的曲子。

    林溪倒是很熟悉,拉威尔的《托卡塔》,很经典的一首曲目。

    听到端木又开始弹奏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林溪不由得想端木这是和托卡塔较上劲了吗?

    好多学过钢琴的也随着一首首曲目收起了一开始轻蔑的心,在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就听着端木几乎把各大演奏家的音乐弹了一个遍。林溪听到端木每个人的都弹不了太长时间,反倒是现在一直在弹奏巴赫的。

    说起来很奇怪,端木弹了很多人的钢琴曲,只有在弹奏巴赫的钢琴曲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察觉到自己体内雷达分的逻辑数据似乎出现翻涌的迹象,端木上一次感觉到别人逻辑分的波动还是在南宫对自己怀疑的时候察觉到南宫的逻辑分出现短暂的涨起跌落。

    原本端木以为自己的逻辑分增长到85之后短时间内自己没有办法再提升了,此时好像能通过音乐达到提升逻辑分的可能。

    端木于是一首首地演奏巴赫的曲目,并试着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体悟,光听曲目还觉察不出来什么,突然端木联想到巴赫的曲谱,端木惊人地发现某种程度上巴赫的曲目对照着曲谱有一种很强的逻辑美。

    端木用联觉体味着,发现想象出来的画面尽管看着非常和谐了,但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端木不由得想如果是一副完美的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听众们还沉浸在“对大佬牛比感慨”的氛围中,林溪却听着端木弹的虽然还是巴赫那个风格,但和以前的那个不一样了,虽然由于每个演奏者不同,同样的曲谱具体音色每个人处理的也不一样,但显然此时的不同是因为端木对着曲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调整。

    林溪不由得惊讶,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在演奏了,而是在作曲,林溪也是巴赫的骨灰级粉丝,震惊地发现,端木微小的改动之后居然听起来比原版还要协调。

    之前听着端木弹小星星变奏版的时候林溪感觉端木起码业余10级,后来又感觉端木起码是演奏级,而到现在林溪已经该怎么描述端木在音乐上的造诣了。

    想起来自己跟端木吹牛:“你跟我学钢琴吧,我起码能带你入门。”

    虽然自己的本意不是吹牛,但现在看来自己当初说的话却成了彻彻底底地吹牛。林溪一时觉得自己在端木面前像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

    林溪感觉自己的脸上全是火辣辣的灼烧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