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你给我等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应聘信件如雪花般从全国各地飞来,文宇桌上已经快堆放不下了。

    他还是耐心地一封一封拆开。现在花时间是为了以后偷懒。

    文宇一目十行的翻看着,他没打算把所有人招齐,他只负责招一个团队领导就行,其他人让他自己选,自己又能省事。

    宁慧,蜀川人,26岁,新加坡国立大学商科硕士,今年刚毕业,就职于京城一家大型国企,任市场部副总。

    她的自我介绍很短:信任我,还你一家一流企业。

    宁慧在国企过得并不开心,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制定的计划方案大多都被驳回。

    太激进了,太冒险了,我们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那一套行不通。

    反正领导说啥都有理。

    她对突然冒出的安羽服饰做过细致研究,觉得这个企业的营销方案很有意思,非常符合她的口味。

    所以寄出了这么一封信,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你写上万字也没用。

    文宇去京城和她见了一面,提了几个问题,同意了几个要求。

    宁慧出任安羽服饰甘省分厂总经理,负责产品销售,赵晓龙降为副总,主抓生产。

    在文宇家里,宁慧接过来一大堆求职信,并且又提了一个要求。

    “我也要住在这个地方。”

    用的是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现在的别墅真的就是置身在公园中了,花团锦簇,曲径通幽。

    能拒绝么?那就把其余的别墅盖起来吧。

    随着施工队进场,别墅门口的墙面上也贴上了三个大字“文澜苑”

    宁慧的效率很高,一周内完成了市场部的组建,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企业文化。

    建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

    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企业魂

    第一就是统一着装,从一线员工到领导层,都要身着制服。

    第二就是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赏罚分明。

    第三是主抓渠道建设,市场部主动出击,一人负责一省。

    一件接着一件,文宇感叹这姑娘个子小小的,魄力真大!

    至于有没有效果,让时间证明吧。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四姨夫孙彬的一句话,让文宇又忙碌了起来。

    荣耀发动机乌克兰总公司现在8条4缸发动机生产线,4条3缸和4条2缸生产线,1600名工人,人均一天产3台,一个月差不多2.5万台各式发动机。

    文宇决定第一批引进八条生产线,4缸的4条,其余2条。

    从乌克兰带回来200名工人,8个研发工程师,在本地招了1000名工人,在其他地区的中高职校招了1000名应届毕业生,又从高校和科研所挖了一批物理学大咖加入研发实验室。

    文宇忙的是脚不着地。

    其实8条生产线1000名工人就够用了,不过文宇决定先招人,开始熟悉起来,不久肯定要加生产线的。

    还未开工,就接到了一汽的1.5万台4缸发动机和2万台3缸发动机的订单。

    津汽的订单是8000和1万台,至于摩托车发动机,文宇准备自己消化。

    1984年12月1日,捷克捷豹摩托车制造公司和华夏汉宇公司合资,在谭县建立捷豹(华夏)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期的年产量在2万台左右,第一辆摩托车预计于85年4月下线。

    谭县,这个西北小县城,正式闪亮登场。

    谭县22万农民,1980年人均年收入不到50元,到了84年已经增长到人均220元。

    随着三个大型企业的入驻,谭县的经济奇迹还将继续上演。

    郑副县长上任半年,已经把“副”字给去掉了,一把手高升,后面排队的也动了一片。

    可以说,现在谭县的官员,升职速度都是刚刚的,郑县长知道,这一切都拜眼前这位年轻人所赐。

    “真的没办法在本地多招一些人么?”

    摩托车厂和发动机厂招人,本地人占了一半还不到,让郑乡长有点急。

    “郑乡长,不是我不想招,实在是没有这么多人。这些岗位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咱们县中专,职校毕业的我基本全招了,安羽服饰那边要求更是降低到小学毕业,真的已经尽力了。”

    文宇也很无奈,谭县22万人口,中专学历以上的不超过2000人,文宇还硬着头皮招了一些机灵点的初中毕业生。

    他办企业本来就是为了振兴家乡经济,当然有些考虑本地人。

    “还有些小伙子,虽然初中没毕业,不过都是家里穷,早早帮着回家干活了,好些娃都聪明得很,能不能再通融下,一百个也行。”

    郑乡长有些哀求的语气,手里的本子上一个个名字,都是他让各村各乡选出来的可以争取一下的年轻人。

    文宇有些感慨,华夏要是多一些这样一心为民的父母官,百姓的日子,真的会好上不少。

    “这样吧,郑乡长,你把手里本子上记的人召集一下,我找人给他们办个培训班,培训后通过的,我都招进来。我给你个承诺,只要差不多行的,我都会给机会,能不能把握住,看他们自己。”

    郑乡长走后,文宇在本子上记下:办职业学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