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问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的臣子们还是感到震惊,尤其是项冲和李南,都发现彼此的眉宇之间多出了不少忧虑之色。

    汉军主力虽然还在北方,但冬天之后难说是否会回来,这意味着他们未来很可能要面对一个远比土著难缠的对手!

    当然,这个势力也可能化为助力,只是双方的地位究竟是实力均衡的平等同盟,还是一强一弱的宗主附庸呢?

    无论是项冲、李南这样的权臣还是普通的楚国贵族,都带有楚国曾是反秦盟主、中原首霸这样的骄傲,不甘屈于人下,特别是这个‘汉’一听就不是贵胄之后,怕不是两辽的叛军见秦军势大流窜至此的余党。

    虞姬端坐在珍珠与珊瑚装点的王座上,见堂下重臣们在勋宣展示完情报后神色各异,心知自己的准备有了效果,便打算切入正题。

    “传言汉主起于微末,秦攻外黄时曾为故魏军卒,后战败溃逃,受召为吏,亦不过一小小泗水亭长。尔后归降暴秦,被黑狗提拔,外放两辽十余载,掠朝鲜之社稷,因不为暴秦所容,乃东渡扶桑之地,年过半百犹能在异域开创基业。”

    虞姬感慨道:“北击千里,风卷龙动,汉主诚为人杰矣。惜我孤儿寡母,志丧重洋,困坐一隅之地,心向往之,却只能神交英雄,呜呼哀哉。”

    闻言,楚国众臣都听懂了虞姬话里的反讽鞭策之意,不禁汗颜,低头称愧。

    虞姬见状趁热打铁,表明态度道:“汉,是敌是友,尚不明了。然海寇犯境害我子民,绝不能姑息!众卿,可有良策?”

    一石激浪,当即便有一众臣子出列请战,或言广建烽燧,或言组织民兵协防,或言在海滩上遍设陷阱,但都有明显弊端。

    广建烽燧首先是时间上来不及,其次耗费的资源甚大,且若不驻军便极容易因天气等因素损坏,难以见效。

    而组织民兵协防则过于高估当地土著的组织度,除了楚军训练的土著外,那些归附部落的青壮只在保护自己部落时能够爆发一战之力,其余时候甚至连行军都会走散、掉队一大半,更别提难度极高的跨区域协防。

    至于在海寇可能登陆的地点遍设陷阱则更是空谈之想,且不说海寇是否会提前察觉,就算海寇没有发觉,但数百里海岸线上可供登陆的地点又何止几处,如何能料到海寇真正的登陆之所。

    见群臣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虞姬环视堂内,像是在找人。

    “斗平之子斗公豹何在?”

    虞姬问道:“他不是要献策么,给他一个机会。”

    斗公豹闻言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噗通滚上前,对着王座连连叩首道:“谢圣母垂怜,微臣有策!”

    “不必激动,但说无妨。”

    虞姬摆手示意,一时间楚庭里所有视线都集中在斗公豹的身上。

    斗公豹擦擦泪道:“臣不知兵,只知面对外侵之敌,当立坚壁清野之决心,不使一草一木为敌所用!”

    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