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北方的消息(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孝庄深吸几口气,平复了自己激动地心,她忽然轻笑一声

    “一等公说笑了,大清自然是有功明赏的。”

    她似乎自嘲的笑了笑“哀家老了,身子骨熬不住啦,这起的早一点啊,就容易犯困。

    不像鳌中堂,却还是壮年呢!”

    孝庄自己给自己找了个阶梯,哂笑道“鳌中堂言之有理,哀家的确是被皇帝的病给弄迷糊了,以鳌中堂的功勋,当赏!”

    “我大清从来都不吝啬,鳌中堂劳苦功高,依照律例,当为多罗郡王,诸位都议一议,该给鳌中堂赐以什么名号?”

    ……

    南阳城外卧龙岗,就在武侯祠对面,起了一座圆形高台。

    事起仓促,张思源只得让人削去了一座山峰,匆匆改造一下外表,将它做成了圆形的模样。

    至于汉白玉铺就的天坛,自然是——没有的。

    事急从权,山上砍伐的树木,都被剥去了外皮,露出白色的木心。

    工匠们用这些去了皮的湿木头,挨排挨的打入泥土之中,如此一来,从远处观看,倒也白花花的一片,很是雄伟。

    朱慈炯头戴九旒冠,身穿朱红四爪金龙衮服,在张思源和李挺然的搀扶下,缓步顺着实木排列的阶梯,一步一步朝着天坛登去。

    天坛的四周,是一众匆匆赶回来的兵卒。

    兵丁们征程未洗,身上的军服却是笔挺。

    这是丹阳朱尚贤的成衣坊,匆忙送来的三千件军服。

    朱慈炯本已为王,此时天下抗清大业衰弱,天下人急需强心针,再说了他的崇祯三太子的身份,注定了不管朱慈炯是不是即皇帝位,清廷都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正因为这样,是以朱慈炯这个时候不管称将军,称王,还是称帝,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

    清廷必将全力以赴来绞杀他!

    这是身份背景所决定的。

    是以,朱慈炯决定直接称帝。

    他已经与众人商议了很久,群臣一致同意直接称帝,因为这样一来可以给天下反清大业,打一个强心针。

    只要他称帝了,那么天下遗民起义,必然要更加汹涌而起的!

    只有他们闹得越凶,朱慈炯的压力才会越小!

    这是称王所不能带给他的好处。

    既然面对的都是清廷的疯狂反扑,朱慈炯又何必再隐忍?

    天坛一共有九层环绕的平行台,虽然楼梯是直上直下直达顶部的,但是,为了让环绕天坛的军卒、百姓都看到自己,给他们打下一个定心丸,朱慈炯每上了一个平台之后,都需要环绕天坛一周。

    在倒数第三个平台处,张思源、李挺然等群臣停下了脚步。

    朱慈炯与张嫣并行,继续朝着顶层而去。

    祭天是一件肃穆的事情,张嫣全程抿着嘴,默然不语,一双桃花一样的眸子里,却是激动与深痛。

    “太后于此等待。”

    朱慈炯对身边这个美丽贤惠坚韧的女子说了一句,然后提起袍角,拾阶而上。

    初升的阳光,驱散了冬日常有的薄雾,给他的身上披上一层金芒。

    。

章节目录